继香港地产巨头郑家破产风波后,娱乐圈另一位重量级人物也未能逃脱危机的漩涡。这次倒下的,是曾经风头无两的英皇国际。谢霆锋、容祖儿等香港娱乐圈的顶级艺人背后的老板——杨受成,带领的英皇集团正深陷财务危机,令人震惊。
从曾经的行业巨头到如今的债台高筑,英皇国际的巨额负债让整个香港娱乐圈为之一震。166亿港元的逾期贷款让人不禁怀疑,这家曾风光无限、备受瞩目的娱乐公司,怎会沦落至此?面对如此困境,很多人不禁发问:曾经稳固的娱乐帝国,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从根源上看,英皇集团的“胃口”不小,直接影响了它的现状。杨受成的成功,离不开其父亲当年为其奠定的坚实基础。英皇集团的起点,源自杨受成父亲在香港开设的第一家钟表店。接管家族生意后,杨受成并未满足于单一的钟表行业,而是大胆进军房地产,并在1980年代力推娱乐产业,成立了英皇娱乐,签下了谢霆锋、容祖儿等一批知名艺人。
数十年后,英皇集团业务涵盖了房地产、金融、珠宝钟表、娱乐、酒店等多个领域,迅速扩展,成为香港的商业巨头之一。英皇集团的成功,也让杨受成成为了香港商界的传奇人物,堪称不折不扣的行业领袖。
然而,正是这份多元化的“胃口”,成为了英皇走向困境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的过度投资,最终成了压垮这座大厦的最后一根稻草。曾几何时,香港及内地的房地产市场风头强劲,成为众多资本涌入的“肥肉”。英皇集团自然不愿错过这个商机,疯狂在香港及大陆进行房地产投资。
可惜的是,房地产并非永远的“香饽饽”。随着市场的波动,近几年香港的地产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许多楼盘滞销,资金回笼困难,英皇集团的资金链因此急剧紧张。
除了地产,英皇的钟表和珠宝业务本应是集团的一大支柱,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奢侈品市场的需求下滑,这一块的盈利也未能再度支撑起集团的庞大开支。随之而来的是,英皇集团旗下的艺人也无法独善其身,受到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
为了弥补资金缺口,英皇不得不依赖艺人频繁的演唱会收入。曾十多年未举办演唱会的谢霆锋,也因资金压力不得不连开四场演唱会。而容祖儿,即便因为演唱会过度劳累而两度嗓音失声,依然坚持站在舞台上。这种现象无疑表明,英皇集团的资金危机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谢霆锋、容祖儿等英皇旗下的艺人频频现身内地娱乐圈,参与各种热门综艺节目,以此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收入。自2025年起,容祖儿便加入了《乘风破浪的姐姐》系列节目,接着又在《声生不息》系列中亮相,获得了观众的关注。从今年起,容祖儿更是跨足影视行业,主演电影《长姐如母》,并与梁洛施合作参演电影《百里挑一遇春风》。这些举动无疑为她带来了更多曝光度,但对于英皇集团来说,容祖儿的一系列努力似乎依旧无法化解集团的巨大财务压力。
尽管如此,容祖儿与英皇珠宝推出的“seemefly”系列首月便创下超过8000万港元的销售额,这一成绩虽然令人惊讶,但对于背负庞大债务的英皇集团来说,依旧无法扭转整个局势。在香港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之时,容祖儿等艺人或许不得不将发展重点转向内地市场,寻求更多机会。
然而,即使面临如此巨大的困境,英皇集团的未来并非注定一蹶不振。纵观杨受成从钟表店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如今的商业帝国,他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远非外界所能想象。如今,虽然集团深陷财务危机,但杨受成过往的经验和手段,依然为外界所看好。英皇集团能否在危机中化险为夷,或许依然取决于其应变能力和战略调整。
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来说,唯一能做的,便是静待英皇集团如何应对这场严峻的财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