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雪琴与老谢之间的争议引发了广泛讨论。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李雪琴的观众,我希望能从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分析这件事。我个人对李雪琴的做法持赞同态度。要说清楚其中的缘由,我们首先需要承认一个事实:李雪琴从一位普通的网络主播成长为如今的知名脱口秀演员,这个过程的艰辛和努力是显而易见的。
回溯到2018年,当时李雪琴不过是一位普通的东北女孩,怀揣着梦想来到北京,租住在简陋的公寓里,过着与成千上万北漂一样的生活。她和老谢一同制作内容,虽然幽默有趣,但依然属于那些维持生计的普通工作,无法指望带来显著的商业价值。直到2025年,《脱口秀大会》的爆红,才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
李雪琴的段子不仅迎合了许多人群的笑点,而且她对生活的观察力、表达力,以及与生俱来的舞台表现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成功绝非偶然。李雪琴能够在众多脱口秀演员中脱颖而出,背后有她长期的生活积淀、语言天赋和对镜头的驾驭能力。而这里,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是:李雪琴的成功,归根结底是她个人的才华和努力,而非她与老谢的合作关系。虽然老谢在早期确实参与了部分内容制作,但核心的创作和表演能力,依然是李雪琴自身的。
谈到股权转让这件事,李雪琴的做法更值得肯定。2025年6月,《脱口秀大会》播出前夕,她主动将一部分股权无偿转让给了老谢。这一举动发生在她还未完全确定自己会成名的时刻。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这更像是她对合作伙伴的信任与照顾,而非一项精心筹划的商业决定。若说老谢所提的“股权代持协议”存在合理性,那我们就不禁要问:为何当初不将协议条款明确写明?为什么直到纠纷爆发后才提出?这种说法本身让人觉得不够可信。
接着,2025年大年初一的冲突,很可能成为这段关系的导火索。尽管我们无法得知具体情况,但从李雪琴当时立刻要求老谢退出公司的反应来看,问题显然并不简单。一个人不可能无缘无故与朋友翻脸,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李雪琴之后在综艺节目中的透露,提到她这三年所承受的最大压力来自“前男友欠钱不还”,并最终决定放弃追讨这笔钱。虽然她并未直接点明是谁,但从时间线来看,老谢与此事不无关联。如果真是如此,李雪琴的做法就更容易理解——她不仅在保护自己的底线,同时也给予对方留了面子。
我对李雪琴在整个事件中的处理方式感到由衷的欣赏。从老谢开始在网络上爆料,到现在,她仅发布了一份简洁的声明,然后就没有再回应。这种做法看似“佛系”,实际上却极为睿智。首先,她避免了与老谢陷入口水战的漩涡。老谢的连续爆料明显是试图通过舆论压力达成某种目的。如果李雪琴也跟着回应,很可能会陷入无休止的争论,最终沦为一场闹剧。其次,她选择了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简单的“法院见”三个字,表达了她的坚定立场:信任法律,相信事实,而不是在网上争论。如此专业且理性的态度,令人钦佩。
反观老谢的做法,却令人难以理解。一方面,他对网友的“过度解读”发布律师声明,威胁采取法律措施;另一方面,他又在社交媒体上频繁爆料,甚至公开李雪琴的身份证信息。这种前后矛盾的行为,实在难以让人认为他是在进行正当维权。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风波一段时间后,老谢突然改变了语气,表示要“体面坦诚化解恩怨,不再占用过多公共资源”。但问题是,真正占用公共资源的,不正是他自己吗?这种行为似乎是在试探舆论反应,发现没有达到预期后,试图回退。根据三次开庭的情况来看,老谢的胜算似乎并不大。如果他有确凿证据支持自己的说法,又何必如此高调地在网上制造话题?毕竟,法律的公正不会被网络舆论所左右,证据确凿与否是关键。
目前,这一案件还在审理过程中。我相信法院会基于事实和法律做出公正的判决。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李雪琴在整个事件中的应对方式,无疑是得体且理性的。她没有被情绪左右,也没有被舆论所绑架,而是坚持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我衷心希望这场纷争能尽快得到妥善解决。李雪琴如今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不该让这些纠纷影响她的前途。而对于老谢,我也希望他能够更加理性,通过合法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在网上继续制造话题。
毕竟,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事实就是事实,再多的网络舆论也无法改变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