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歌手》这档节目再次掀起了热议,原因竟是歌手单依纯对李荣浩的经典歌曲《李白》进行了一次大胆改编。乍一听,这件事似乎无关痛痒,因为歌手们在这种音乐竞技节目中展示自己的编曲才华,本就不足为奇。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单依纯的改编竟然让歌曲充满了“魔性”,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原本节奏紧凑的《李白》被单依纯改编得稍显缓慢,整首歌的氛围变得截然不同。正当大家以为她只是普通地演绎时,突然之间,单依纯的表现开始变得越来越“抽象”起来。舞台上原本平静的灯光突然变成了晃动的五光十色,单依纯也随着音乐开始蹦迪舞动,歌词内容更是出现了令人捧腹的改编——“如何呢,又能怎”。温柔唱着唱着,突然间又狂热地摇动肩膀,瞬间让歌曲变得既魔性又洗脑。
节目播出后,单依纯的这一改编版《李白》迅速在网上引发了巨大争议。知名音乐人丁太升直言,单依纯的“魔性”歌词简直低俗到极点,许多网友也纷纷表示这首歌简直“难听”。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只要能将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的改编也未尝不可,并不算太过疯狂。
而对于这次的争议,歌手郁可唯并没有评价这首歌好坏,反而对单依纯的自我表达和敢于展示真我的勇气表示了羡慕。一直以低调安静著称的郁可唯,竟然在节目中公开表达了对单依纯的钦佩之情。这一番感慨,背后其实有着她与原生家庭之间深刻的关系。
在最近参加访谈节目《背后》时,郁可唯首次谈到了自己从小受到的家庭伤害以及对单依纯的欣赏。郁可唯透露,自己小时候并不像现在这样内向,曾经有着充沛的生命力,只是因为父亲过于严苛的教育方式,让她渐渐失去了安全感。其实,早在郁可唯的早期访谈节目中,就曾透露过这一点。尤其是她与父亲一同上节目的时候,可以明显感受到她内心的恐惧和压抑——小时候因为不喜欢上音乐私教课,她常常受到父亲严厉的体罚。
不仅如此,郁可唯还提到,小时候家里条件不错,父亲还专门买了一台电脑,原本是想培养她的计算机能力。然而,郁父并没有选择这样做,而是将电脑用来建立一个表格,专门记录她平时的错误,其中甚至连“没洗袜子”这样的小事也被罗列在内。每当父亲拿出戒尺时,郁可唯都会忍不住缩手,可见她对父亲的恐惧程度。
有一次,郁可唯甚至对父亲怒吼:“你是不是手边有什么就扔什么?要是你手边有菜刀,你会扔吗?”没想到,郁父毫不犹豫地转身去厨房拿来了菜刀,虽然他并没有真的动手,但这一幕让郁可唯对父亲的威严和冷酷有了更深的恐惧。这样的严苛教育,也让郁可唯从小就学会了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变得表面乖巧,内心却充满叛逆。
对于郁可唯的回忆,郁父在节目中只是尴尬一笑,并未否认自己的做法。也就是说,他并不认为自己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长大后的郁可唯虽然乖巧,但内心深处却对自由和表达有着强烈的渴望。正因为如此,她才会对单依纯的洒脱和自我表达充满羡慕。
郁可唯并非认为单依纯的改编多么完美,而是特别欣赏她能够勇敢地做自己,毫无外界的精神压力。相比之下,郁可唯从小受到过多束缚和压迫,缺乏自由表达的机会。这也导致了她对于感情的处理方式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她曾坦言,自己更倾向于找一个“弟弟型”的男友,因为自己内心的“晚熟”让她觉得与年轻男生更为契合。
郁可唯的这番话,实际上透露了她对父爱的缺失以及严苛教育带来的心理阴影。她虽然看似成熟,实际上对社会的认知还很单纯,甚至因为过于真诚地对待感情而受过情伤。她也曾因为父亲的催婚感到压力,尽管她并不反感结婚,只是觉得自己对这方面的期待比较随缘。
至于恋爱对象的选择,郁可唯更倾向于选择比自己年轻、心理年龄接近的男友。她认为,尽管自己已经41岁,心理年龄上仍然有些“晚熟”,与年轻男孩的相处能给她带来更强的安全感。
看完郁可唯的采访,不难发现,她对单依纯的欣赏与她成长环境中的压抑密切相关。她曾经被父亲的教育方式束缚,导致她的内心充满了叛逆和不安。如今,她渐渐学会了爱自己,也希望能在未来找到与自己内心年龄匹配的伴侣。与此同时,她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压力。
你怎么看郁可唯的这些心路历程和她的择偶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