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骐挨骂,梁翘柏成纯元?音乐总监该不该为音综背锅

陈建骐挨骂,梁翘柏成纯元?音乐总监该不该为音综背锅

作者 / 符琼尹

编辑 / 朱 婷

运营 / 狮子座

不可置否,《歌手2025》仍然凭借着直播的优势,在每周五掀起热议。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似乎每更新一期,音乐总监陈建骐就要挨骂一次。与之相应的,是一部分观众对梁翘柏的呼声:建议XX把梁翘柏请回来!

实际上,在洪涛担任总导演的8季“歌手”节目里,梁翘柏是从头到尾没有被淘汰的那个人,始终担任音乐总监一职。许多人也是从2013年第一季《我是歌手》里,歌手演唱歌曲的介绍栏中反复出现的“音乐总监:梁翘柏”里第一次知道了他的名字。

乐评人邹小樱曾参与过多个综艺节目录制,采访过多位音乐总监,更以唱片企划人的身份有过许多音乐制作合作。在他看来,确实是《我是歌手》让音乐总监这个工种,在现场的表演可视化了。

早从第一季开始,节目就经常给到梁翘柏以及幕后乐手们镜头,镜头下方还会有具体职位与名字介绍,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曝光度。而梁翘柏在后续几季节目里,不仅会上台帮忙伴奏,还有几次被主持人cue起来,希望他能唱首歌。而他也真的在第二季第10期开嗓唱了一首《greatest of love》。

所以一直到今天,每当观众对音综里的音乐有所不满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梁翘柏。想到这位自己最初接触到顶尖音综时,被一众歌手夸奖的“幕后高手”。他仿佛已经成为观众心目中的“纯元皇后”,拥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

只是,如今的音综市场环境与观众审美,与2013年《我是歌手》刚播出时相比,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观众审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些锅,还真不该音乐总监来背。

那些挨骂的音乐总监

《乘风破浪》的赵兆,《歌手2025》的陈建骐,《亚洲新声》的梁翘柏——今年上半年三档头部音综的音乐总监,都是热搜的常客。

每次节目更新,总是有观众针对选曲、编曲,甚至歌手演唱提出批评,音乐总监似乎成了所有音乐问题的“背锅侠”。

图注:从左上一到右下三:赵兆,刘卓,荒井十一,谷粟,谭伊哲,陈伟伦

那么音乐总监到底是做什么的?往简单了说,他是一个乐队的协调者。早期很多节目,乐队长(band leader)就会成为音乐总监,负责歌曲编排和乐队排练。

往复杂了说,音乐总监就是一个节目的协调者。歌手、导演组、秀组、所有编曲老师、后期执行,都需要音乐总去综合各方面的想法,最后再放到乐队表演中呈现出来。

但在网友骂得最狠的选歌,音乐总监的决策权相对有限。

参与过多次音综录制的邹小樱告诉kk,选人与选歌,在《歌手》《浪姐》《披哥》《天赐的声音》这样高度依赖艺人的综艺里,是节目组的核心竞争力,导演组有自己一套成熟的方法论。

邹小樱曾经采访过《声生不息》系列节目总导演洪啸(亦是正在热播的《歌手2025》总监制),问及选歌的偏好,洪啸称根据节目组长年累积的方法论,他们可以判断哪些老歌是有火的潜质的。同样,在邹小樱参与的《天赐的声音》中,其节目总导演孙竞,也在选择流媒体的爆款金曲上颇有心得。“节目组会选一些还在上升期的歌曲,比如《在加纳共和国离婚》。节目可以跟歌曲的增长曲线一起成长。”

随着流媒体的发展,和音乐版权的日益规范化,如今影响音综选曲的因素也在越来越多。邹小樱透露,除了音综导演组的固有方法论外,各大流媒体平台、音乐公司也会找到节目组进行博弈,“这背后的利益关系太复杂了。”

这或许也是不同音综,会在同一段时间里高频出现同一首歌的原因。经历一番复杂博弈后,一个整体的大池子才被确定下来,进入到音乐总监和节目共同选歌的环节。

无论是谷粟,还是担任《披荆斩棘的哥哥》音乐总监一职的陈伟伦,都曾在和邹小樱的对谈里提及如何反复讨论选歌,和秀组一起排列组合,有哪些可能性,会被哪些艺人选到,最后,还要涉及与艺人的沟通。

音乐总监需要推演各种可能

至于编曲,音乐总监也需要做多方面的均衡。

在确定选曲后,像《浪姐》和《披哥》这样重视唱跳的节目,编曲通常由音乐总监主控并分包给其他编曲者。而像《歌手》和《声生不息》这类以演唱为主的节目,则有所不同——

过去,音乐总监通常以“包工头”模式负责大部分编曲,例如梁翘柏在第一季《歌手》中就承担了六成的编曲。但如今,许多歌手自带编曲,音乐总监更多是提供建议。例如,《声生不息》第一期,半数歌手已自带编曲,而《歌手2025》第三期,有网友发现,陈建骐及其团队未参与任何编曲工作。

至于《浪姐》《披哥》这类节目,涉及到现场对抗、舞台表演,以及这么多艺人的排列组合,音乐总监与艺人之间也时有冲突。

呈现在节目里的,通常是艺人改编思路与音乐总监本身思路的冲突,似乎这样的画面更有冲击性,更符合真人秀想要的戏剧点。

比如在“浪姐”第一季中,姐姐们逐渐发现了快歌在现场表演时所获得的优势,孟佳组想要将一首音乐剧风格的慢歌改为迪斯科舞曲,遭到了赵兆的强烈反对,最终,孟佳组排名也确实靠后。而在上一季“浪姐”中,刘忻与陈丽君就和赵兆在《东风破》副歌部分的和声编排产生了冲突,最终,刘忻与陈丽君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而赵兆则选择在作品里不署名。

没有呈现在节目里的,则是水面之下的艺人较量。

在一首音乐的表演里,分词、演唱顺序、舞蹈高光段落,以及所演唱的艺人范围,都是要去综合考量的内容。而对《浪姐》和《披哥》这样涉及多组艺人的节目,这些细微的沟通也是音乐总监的工作日常。

这就对音乐总监的沟通能力与服务意识提出了高要求。邹小樱对陈伟伦与荒井十一较为了解,在他看来,陈伟伦之所以连续做了四季批哥,就是因为他在与艺人的沟通方面做的更好,更有服务意识。而荒井十一则是较为典型的艺术家性格。这座沟通的桥梁,并非总能畅通无阻。

观众的反馈,其实这些音乐总监都会看到。荒井十一与刘卓在担任音乐总监时,都遭受过猛烈的抨击。

刘卓后来在接受B站UP主@导播娘与543采访时坦言,“刚开始还好,后来就全都在骂,编曲不好,选歌不好。”这对他来说,是一次相当挫败的经历。“我也是第一次在做音乐上面,去配合其他团队对你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他最后的应对方式,就是让自己试着靠边站,“我就做好我这部分内容就行,你们忙你们的。”

这些争议,有时对音乐总监来说也实属无奈。

一方面,能担任头部音乐总监,说明他们自身在行业内已经有了一定地位。荒井十一,陈伟伦,赵兆等人,在做音综的音乐总监之前,自身已经多次担任大牌艺人的音乐制作人和演唱会总监,获得过业内不少权威奖项的认可。连续两年担任“歌手”音乐总监的陈建骐,就多次斩获金曲奖最佳制作人。

另一方面,他们在其他艺人音乐节目里,其实有过相当亮眼的表现。刘卓就连续担任《经典咏流传》四季的音乐总监,荒井十一则连续担任《时光音乐会》三季的音乐总监——在这两档强调音乐性的节目里,两人的口碑相当好。

可惜,观众需要一个情绪出口,而音乐总监看起来,是最直接相关的利益人。

梁翘柏怎么就成了纯元?

这几年的音综观众,一生气,就想召唤梁翘柏。

在微博输入几个头部音综,再输入梁翘柏的名字,都能截到很多粉丝的言论。2022年,牛班的谷粟老师担任《声生不息》音乐总监遭到质疑时,胡彦斌还回应过一条用户说“应该请梁翘柏”的微博。

梁翘柏的确有其特殊意义。全国观众第一次知道音乐总监,就是通过他在《我是歌手》里的登台亮相。邹小樱认为第一季《我是歌手》让幕后音乐人集体“可视化”,不仅仅是梁翘柏,一众幕后乐手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曝光。这档节目,加速了整个中国音乐产业的职业化进程。赵兆曾对媒体说:“(音乐制作)是音乐人的生活手段之一,它要服务到综艺行业,节目火了,带起了一批这样的人。”

《我是歌手》的“可视化”是一种策略,更直观地让观众感受到这档节目在音乐上的投入。

这是湖南卫视有史以来投入最高的一档综艺节目。而让梁翘柏真正下定决心加入这档节目的,是另一位音乐人。“中国现今代表最高水准的两个调音师,就是何彪、金少刚。当我知道洪涛找了何彪来,那已经能证明不是玩虚的了。”梁翘柏曾对媒体说。

确定加入节目后,他为节目组建了一个29人的乐队,“要知道,一般的演唱会或者小型的歌友会,大概六七个乐手就够了。”

而在邹小樱看来,梁翘柏组建的这支乐队,将90年代香港红馆演唱会的四面台的听感,带到了《我是歌手》的舞台。这在当时的国产音综,是一种全新的视听感受,“他用一种编排方式,制造出了一种很强的临场感,很活力,很生猛,但又很有 k 歌那种感觉的东西。”

但后来,这一套方式被许多国产音综复制了。梁翘柏团队的竞争优势,逐渐在一众音综里显得不那么突出。而随着华语音综节目有了很多垂类音综、唱跳类音综,对音乐的展现也有了不同的要求。

比如在《声生不息》这个没有淘汰逻辑,主旨是“找到港乐的新时代表达,与观众共创一张‘声生不息’港乐时代唱片”的节目里,歌手们不需要把自己的音乐做到“高快响”,去竞技,去“打破”这首歌曲在大众心理的固有印象。《声生不息》需要作出一种唱片质感。

“《声生不息》是充满情怀感的,对港乐怀有致敬、尊敬的,节目组团队本身也不想做那种太大的改编。包括后期混音的方式,《歌手》的混音是更接近live的,会保留很多现场的瑕疵;但《声生不息》我们做的混音非常的精细,更接近唱片里的混音。”在与邹小樱对谈时,谷粟说道。

谷粟团队编曲的《无条件》

在单纯的竞技音综做到第五年的时候,梁翘柏已经感受到了强烈的审美疲劳。“模式不一样但是内容一样,不是唱歌就是改编,把旧歌改编成新歌,或把两首歌变成一首歌,或把快歌变慢歌、慢歌变快歌。”

而在有限的框架里,音乐总监还要面临自己的主导权越来越少的问题。

2013年《我是歌手》第一季刚开始的时候,作为没有先例参照的歌手竞演节目,没有歌手会在这个时候斥资邀请专门的编曲。而到节目后半段,不少歌手会选择找朋友来变去,比如陈明找金志文,杨宗纬找袁惟仁给意见,而梁翘柏基本要在录制前两三天才收到具体曲目。他收到后,再具体给一些调整建议。

而到了后面几季,《我是歌手》的硝烟味越来越浓。一方面是节目火成了国民级重磅节目,另一方面,歌手也都越来越看重在这个舞台上的呈现机会。多数歌手们都会自带编曲。打开《我是歌手第三季》第二期,编曲都不是梁翘柏。

有从业者告诉kk,梁翘柏过去也经历了坎坷的几年,存在一个较长时间的工作空白期,甚至还主动向其他综艺节目递过橄榄枝。一直到今年,才终于作为头部音综《亚洲新声》的音乐总监,开始了与《歌手2025》的同台竞技。

邹小樱觉得,这次《亚洲新声》就有不错的表现。“有点回到他做《我是歌手》第一季那个状态了。歌手不太管这件事,音乐总监就能全程把控,让节目的音乐拥有统一的审美。”

所以,音乐总监该背锅吗?

kk在翻看大家对梁翘柏的召唤时,经常会想:如果《浪姐》《披哥》和正在播出的《歌手205》真的找回了梁翘柏,大家真的就不会骂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是歌手》第一季横空出世的那年,还是电视台主导的大众传播时代。这样一档集结顶流歌手、审美标准相对统一的节目,自带全网注意力倾斜。当时的梁翘柏,站在音综金字塔尖,几乎没有可比肩的对象。他就是“音乐总监”这个职业在全民视野里的具象化身,也是少数能被广泛认可、输出标准答案的人。

那是一个“好”可以由权威定义的时代。

但到了今天,单一话语权已然崩解。在自媒体与短视频平台的推动下,从制作、编曲、混音到舞台执行,每一个环节都涌现出具名的“幕后高手”,他们通过分享作品、拆解技法,在网络世界里积累了不输明星的个人影响力。观众的耳朵变得更分众,眼界更横向,再高光的音乐总监,也不再被天然赋予“最好听”的话语权。

与此对应的是,音综也随之细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审美场域:

  • 第一类,以成名艺人比拼唱功为核心的竞技类节目,如《我是歌手》《中国之星》《天籁之战》,以及更偏表演性的《跨界歌王》。
  • 第二类,以新人和原创为重的音乐竞演节目,如《明日之子》,音乐总监的创作空间更大,更注重推进音乐组的想法。
  • 第三类,则是以2017年《中国有嘻哈》为代表的垂类音综,推动了街舞、电音、乐队、音乐剧等细分领域的节目出现。
  • 第四类,是2018年起《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偶像选秀带来的“唱跳综合竞技”,最终在芒果TV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中走向综艺全明星化。

不同类型的节目,对音乐总监的需求与分工各异,也意味着这个岗位无法用一套标准定义。每个赛道都在催生出适配的、甚至是炙手可热的音乐总监。

比如,胡彦斌在2018年《创造101》中兼任音乐导师和音乐总监,带领他创立的牛班音乐团队,为选手编曲与指导舞台表现;郑楠则是典型的偶像综艺型音乐总监,既是华晨宇的御用制作人,也在《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创造营2020》中持续输出,对于唱跳舞台与偶像体系有极强的适配度。

而“歌手”系列这两年,博取众家之长,兼顾了不同圈层的音乐审美。“歌手”的面孔多元丰富了,但也更加难以统一审美了。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看“歌手”最早的几季,会发现歌手之间的类型差距并没有这么大。

在这样的舞台上,一个音乐总监如何去做审美输出,挑战更大了。“黄绮珊跟齐秦放在一起,我觉得还行。但现在,今天来个海来阿木,明天来个黄宣,再来个者来女,你怎么整?这太割裂了。”邹小樱说。

这些站在台上的歌手,背后都站着本就不交融,甚至互斥的圈层。这样一来,无论最终排名结果如何,都是很难服众的。

音乐总监就这样成为最大的活靶子,承载着对排名不满的观众的怒火。他们站在这些巨大的审美鸿沟之上,试图调和无法调和的风格,其结果注定是撕裂的。

音乐总监的难,不在于技术,而是要在一个已经没有“共识审美”的时代,去维持共识。而这,又何尝不是音乐综艺,乃至整个音乐行业的难呢。

图源:微博、豆瓣,侵删图。

猜你喜欢

小米汽车专题系列之四:小米Yu7发布,正式进入1-N阶段

2025年6月26日晚,小米Yu7正式发布,此次共推出标准版、PRO版、MAX版三个SKU,售价分别为25.35万元、27.99万元、32.99万元。随着Yu7发布,小米汽车进入中高端SUV赛道,20-40…

小米汽车专题系列之四:小米Yu7发布,正式进入1-N阶段

金属堆垛箱的耐用性强吗?

抗磨损性:金属材质表面硬度高,不易被划伤或变形,适合频繁搬运和堆叠。 通风孔设计可减少内部湿气积聚,防止金属锈蚀(尤其适用于木质货物存储)。抛光拉丝:不锈钢箱体通过抛光或拉丝处理,增强美观性的同时减少指纹…

金属堆垛箱的耐用性强吗?

本以为是烂剧,上线就让我笑到捶床,张雨绮韩庚联手打出一副王炸

不如怒泼前夫哥的那场戏,张雨绮的演绎真的把大女主的气场全拉满了,前夫哥一头的饮料汁,而镜头一转,张雨绮有点沙哑的嗓音一直上扬“谁要是叫我不开心,我就让他更不开心”。 而演员章涛,真的是国产剧里的渣男专业户了…

本以为是烂剧,上线就让我笑到捶床,张雨绮韩庚联手打出一副王炸

年轻时候,因太漂亮没人敢追,现在还不是扛着锄头种大蒜嘛

我对何赛飞的第一印象,就是旗袍加身,一副厉害女人的模样,可见她的角色有多深入人心。持这个观点的人,应该是引用了何赛飞的一句话:如果有人追,我一定就嫁了,可惜没有人追。穿着布鞋,扛着锄头,在菜园里种菜,据说这一…

年轻时候,因太漂亮没人敢追,现在还不是扛着锄头种大蒜嘛

还以为一家三口聚会,细看刘诗诗身旁之人,原来他们故意避嫌

对他们的现状,网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猜测:一种认为他们婚姻已经结束,但为了孩子暂时维持表面的和谐,甚至故意带上助理;另一种则认为他们的婚姻依然坚固,作为明星的他们并不依赖于八卦来吸引关注,更愿意忽略网络上的各…

还以为一家三口聚会,细看刘诗诗身旁之人,原来他们故意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