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看,‘闪闪’站起来了!”昨日,中国大戏院座无虚席,当剧中那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孩“闪闪”在舞台上奋力站起身时,12岁的小观众张萌激动地拍起手来。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创排的儿童剧《闪闪的红星》在这里首次公演。该剧创新性采用双主线叙事结构,通过“闪闪”与革命小英雄潘冬子的跨时空对话,实现了红色题材儿童剧的艺术新突破,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匠心创排与角色锤炼
该剧的核心魅力在于其巧妙的双主线叙事结构,让经典焕发新的生命力。女孩“闪闪”在潘冬子的革命精神、爷爷的革命故事鼓舞下,最终突破心理障碍,成功从轮椅上站了起来。这次蜕变赋予她新的力量,使她得以奋起追逐成为升旗手的梦想。当轮椅上的“闪闪”与潘冬子在舞台上隔空相遇,革命岁月的星火悄然点亮了当代少年的心。导演、制作人田雪表示,让红色经典真正“活”在当代孩子心中并非易事:“我们采用双线结构,就是希望青少年能从‘闪闪’这个同龄人的视角去理解和感受红色精神。潘冬子‘咱们要是生在这个时代该多好’的感慨,让小观众了解到正是因为这些革命英雄的前仆后继,才有了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90后”演员董晓彤为塑造“闪闪”这个特殊角色,付出了很多努力。为了真实呈现角色状态,董晓彤连续一个月与轮椅形影不离,在排练厅里娴熟地操控它完成各种走位。“每次排练结束,双腿都仿佛不是自己的了。”她说。在红色精神的激励下,她最终实现了身心的双重突破。“这个角色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演绎,更是映照内心的一面镜子。”董晓彤在排练间隙感慨道,“‘闪闪’的坚强教会我,成长的真谛就是勇敢发出自己的光。”
让红色基因自然流淌
作为改编自经典小说《闪闪的红星》的舞台剧,剧组不仅获得了原著改编权,还取得了《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等经典红歌的版权许可。演出中,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经过现代编曲的演绎焕发新光彩。当尾声《红星闪闪》的旋律响起,观众自发合唱,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作为一部主旋律儿童剧,主创团队面临一个现实挑战:当代学生与潘冬子等革命小英雄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许多孩子对这些红色经典人物会感到陌生。为消除这种距离感,主创团队前期深入校园采风,细致捕捉当代学生的行为特点和情感共鸣点,通过当代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赋予传统题材创新表达,并结合现代舞台元素,让红色基因自然流淌。田雪说:“当孩子们目睹‘闪闪’凭借自身意志从轮椅上站起来的那一刻,那种直击心灵的震撼,胜过千言万语。”
据悉,该剧今日在中国大戏院进行第二场演出,并计划开启全国巡演。(记者 高爽 摄影 姚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