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开播了,虽然剧里没有流量明星撑场面,但有一个“熟悉的面孔”立刻让人觉得这部剧不简单——那就是丁勇岱。
观众喜欢看他演戏,并不是因为他帅,而是因为他看起来根本不像是在“演”。你说角色对年轻演员可能会显得平庸,可偏偏到了他这里,却成了“高级感”的代表。
这种“高级感”,他可是花了40年磨出来的。
丁勇岱小时候可是操场上的“小旋风”,踢球时那股劲儿让许多专业队的教练都眼前一亮——脚下快,爆发力强。但命运弄人,一次比赛中的意外受伤,医生一句“以后别想踢了”,就把他的足球梦打碎了。
就在此时,剧团的老师无意中说了句:“不如学表演吧。”这句话看似随意,却改变了丁勇岱的一生,让他从工厂临时工的岗位,一下子进入了艺术学校的课堂,开始了他与表演的缘分。
不少人以为演员应该早早成名,但丁勇岱直到30岁才出演第一部电视剧男主角《泰山挑夫》。他自己清楚,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那股“演死自己也要演出来”的劲头。
从他参演话剧《天地人》开始,他就意识到,舞台上没有任何侥幸,只有真功夫。
真正让全国观众记住他名字的,是那部让人背后一阵寒意的《末路》。这不仅仅是普通的反派角色,这是“白宝山”,那个国内刑侦史上排名前三的抢劫杀人犯。他不是在演坏人,而是在演一个连警察都难以分辨真假的是非人物。
据说拍这部戏时,有个真警察一眼看了他,直接摸了摸枪,直到老警察解释了:“这是丁勇岱,不是白宝山”,才把误会解开。
《末路》一播完,观众的第一反应不是剧情,而是:“这人是谁?怎么演得这么吓人?”很多人甚至一度分不清现实与角色,以为他真的是个社会危险分子。
也难怪,毕竟他演的是名震一时的白宝山,一个能写进犯罪史教科书的人物。
然而从那之后,反派角色的剧本接连不断地送上门来,然而让人惊讶的是,丁勇岱却一一拒绝。他不想让自己陷入“坏人脸”的桎梏,也不愿让自己的演艺生涯成为“邪魅一笑”的单一循环。
就在《末路》热播不久,丁勇岱接了一部都市情感剧《爱情句号》,这次,他不演黑帮分子,也不演越狱犯,而是一个经历婚变的中年男人,和刘蓓一起上演了一场婚姻的拉锯战。他把这个成熟男人的内敛与不憋屈、沧桑与不苦情的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刷新了对“中年男演员”的刻板印象。
而且,当现代戏拍完后,他马不停蹄地进入了历史剧《春秋淹城》的拍摄,穿越回几千年前,演起了淹城的君主伯淹。
你以为他又是一个“古装霸总”?那可太低估他了。这个角色要用古汉语讲话,动作要符合复杂的古礼,他不仅要处理权谋政治,还要不露声色地掌控天下。
丁勇岱没有什么“缓冲期”,直接从现代家庭剧转身成了春秋战国的政治智者。别人换一个角色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而他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转换。
正如剧组的制片人所说:“不是他演什么像什么,而是你让他演什么,他就能像什么。”
这种“角色自由”可不是靠灵感胡乱发挥的,而是他通过深入生活和研究文献来打磨每一个角色。在拍《春秋淹城》时,他还特意研究春秋时期的服饰和举止,甚至对“坐下的方式”都反复琢磨。
很多人以为演员只靠演技,但丁勇岱更像是“靠学问”。比如在《关中刀客》中,他演了一个为朋友复仇,却发现自己被出卖的刀客;在《我心飞翔》中,他饰演了一个妄想着自己是女主理想型,却什么也没成的“堂吉诃德式”的男人。
别人拼命争主角光环,他偏偏喜欢演那些“失败者”,不装、不浮夸、不追求完美结局。他说,正是这些小人物更有真实感。
甚至在演彭老总时,他也不是想着“演伟人”,而是想着这个人怎么吃饭睡觉,怎么忍住眼泪不让别人看到。为了让嘴型更像,他还专门找了口腔医生做了个“假嘴唇”。
这些细节观众未必能察觉,但他的表演从来不是“演给台词听”,而是让人觉得,眼前这个人,不是演的,而是活的。
他的“角色迁移术”可谓游刃有余,从现代都市职场人到父亲角色、官员形象、黑道大哥、草莽英雄、历史人物,通通不在话下。
他从不挑戏份,也不争主角,甚至有时一句台词没说完,就能把戏的“质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这种认真劲儿,在《人世间》中的表现更是淋漓尽致。他演的是一个工人家庭出身的父亲周志刚,一个沉默寡言、肩负家重的老爸。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丁勇岱甚至回忆起几十年前的工地生活,重新找回与八级架工白师傅一起住在工地、抡大锤的感觉。
拍摄时有一场“父亲诀别”的戏,原本台本上是平静告别,但拍到一半,现场的灯光师和化妆师都忍不住红了眼。没有大喊大叫,也没有煽情台词,只是一个微笑和背影,便让人泪崩。
这就是丁勇岱的演技方式——不喊口号,不卖力煽情,用最克制的表现方式,演绎出最震撼的情感。
就连金星也罕见地称赞他:“他太干净了,干净得不能再干净。”
更为难得的是,随着年岁增长,丁勇岱依然没有“下线感”。66岁的他,不但没有往“配角”之路走,反而越演越强。
他饰演的《琅琊榜》中的梁帝,《南来北往》中的马魁,一个比一个精致,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处,每个角色都像是为他量身定制。
然而这样一位在戏里风云变幻的人,生活中却是个典型的“冷感直男文艺老年”。他不参加综艺,不走红毯,也不发自拍,更没有语录。
拍戏之余,他喜欢练字、吹口琴,在剧组的空闲时间默默练字。他的社交圈里没有“热点”这两个字,却有“演好戏、写好字”的执念。
几十年来,除了电视台的主持人、圈内的朋友和热心观众,几乎没人能挖到他半点绯闻。他的儿子学导演,偶尔会点评他的戏,最多的一句是:“白宝山演得还行。”
他说,虽然儿子话不多,但很准确,因为那正是年轻观众的直觉。
金星那句话,不仅说的是人,更是在说他的戏。他的“干净”,如今在娱乐圈几乎成了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