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日报讯,近日备受热议的实景演艺巨作《泰山烽火》正式拉开帷幕。该剧以泰安地区的抗战历史为背景,巧妙融合现代科技与齐鲁文化,借助震撼的特效和宏伟的场景,再加上感人的故事,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深度沉浸的体验。
《泰山烽火》是原版《铁道游击战》的全新升级版本,剧情从泰安人民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人们或推着小车,或忙忙碌碌地经营店铺,将观众带回到80多年前的泰安。剧中描绘了小虎子、石头、老琴头、张大娘等多样化的角色形象,有普通百姓、铁路工人、民间艺人和部队基层领导,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
在剧中,演出人员刘玉茹扮演的张大娘,外表泼辣却内心柔软。她表示:“参与这部实景剧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时代的艰辛,希望通过这部剧能唤起观众的爱国情感。”
剧情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炮火震山峦”、“风雨起波澜”、“忠魂无所惧”和“乡音染天地”。既有宏伟的战争场面,也有细腻的情感描绘。剧中的老琴头本性懦弱,但他在关键时刻为了抗战献出了生命。扮演者易国强分享道:“排练这部剧让我感受颇深,许多动人的剧情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希望观众在观看时能想到那些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奋斗的革命先辈们。”
为了增强演出的真实感,创作团队多次前往泰安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和档案馆,探寻图片和文字资料,搜集民间英雄的故事以及与山东抗战相关的信息,从而重塑故事框架,重现泰安烽火岁月的真相。
《泰山烽火》的总导演杜静怡提到:“此次改版升级的作品结合了泰山的元素,让观众在情感共鸣和文化体验中获得视听震撼,进一步加深对泰安人民和这片土地的理解与热爱,从而激励大家更积极地探寻和发现泰安。”
在演出设计上,《泰山烽火》提升了观众体验,特别是近距离的爆破场面以及惊险的火车追逐,融入了水爆火爆、武术特技、飞车漂移、建筑解体等多种影视特效与表演,生动重现了“炸车截停”的关键历史情节,达到“沉浸式”的观演效果。此外,音乐中还采用了泰安民歌《挂红灯》,舞美设计中融合了山东快书、泰山皮影、踩高跷和舞狮等元素,演出过程中使用了扬琴、二胡、琵琶等乐器,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山东民俗画卷。
游客李浩在观看演出后感慨:“当我沉浸于演出之中时,仿佛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真的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英雄故事。我们更应铭记这段峥嵘岁月,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生活。”
记者:张芮秦雷
编辑:黄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