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还有明天》
类型:剧情、喜剧、历史
导演:宝拉·柯特莱西
编剧:Furio Andreotti、Giulia Calenda、宝拉·柯特莱西
主演:宝拉·柯特莱西、瓦里诺·马斯坦德雷阿
上映日期:2023年10月26日
影片《还有明天》设定在二战后的罗马,讲述了一位名为迪莉娅的中年女性,面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压迫,努力寻求自我解放的故事。影片风格受到早期黑白默片的影响,融合了浓厚的意大利乡村风情,虽然部分情节有歌舞片的影子,但其独特的镜头运用与剪辑技巧却展现了当代女性的思想觉醒和自我价值的追寻。
在繁忙的日常中,迪莉娅身为家庭的支柱,除了照料丈夫伊万诺、三个孩子和瘫痪的公公,还需要在城市的富人家和商店中打零工维持生计。她的丈夫伊万诺听从父亲的影响,极力控制她的生活,既常常打骂妻子,指责她无用,又安心享受着她的辛勤劳动。他不仅限制了她的个人自由,更深深扎根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中。两位儿子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充满了自私与暴力的言行。
每当迪莉娅被困于这段压抑的婚姻,她的内心便会响起一段不合时宜的轻快女声独唱,充满讽刺意味。伊万诺每次暴力过后,都会以自己曾是战士,因战争创伤而情感失控来为自己辩解。然而,迪莉娅的生活并不孤单,她结识了一些支持她的朋友——充满阳光的玛丽莎、帮她逃离家暴的非裔美国士兵威廉,以及一直默默暗恋她的机械师尼诺,正是这些人物的出现,才让她在困境中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尽管二战的阴影仍未从罗马完全散去,贫困、战后混乱以及政治民主的纷争交织在一起,迪莉娅依旧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她为人们修理衣物、缝补破旧伞、护理伤员,但因为性别的偏见,她常常遭遇工资被压低的待遇。这一切并非个例,即使在上层社会,女性的声音和权利也同样被压制。
然而,一次突如其来的事件打破了迪莉娅的日常生活:她的大女儿玛塞拉即将和来自富裕家庭的朱利奥订婚。第一次见面时,朱利奥的家族与迪莉娅家族之间显露的巨大阶层差距让气氛一度尴尬。迪莉娅很快发现,朱利奥和她的丈夫伊万诺如出一辙,若这段婚姻继续,玛塞拉将会步上她的后尘,进入一个充满暴力与屈辱的婚姻生活。尽管母亲的劝说无果,迪莉娅在威廉的帮助下,决定采取极端措施——炸毁朱利奥家族经营的咖啡馆,迫使他们离开罗马,从而阻止这场婚事的继续。
在此时,政府寄给了迪莉娅一张选民卡,这是她作为女性第一次接触到的政治权利,极大地鼓舞了她反击的决心。1946年6月2日,意大利举行了第一次允许女性投票的政治选举。原本迪莉娅计划参与这次选举,但公公突然去世,计划被打乱。不幸的是,失落的选民卡被丈夫捡到,但幸运的是,女儿及时发现母亲藏匿的私房钱,并将选民卡送到了她手中,最终迪莉娅完成了作为女性的首次投票。
影片通过迪莉娅和玛丽莎等女性的遭遇,揭示了长久以来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尽管这些女性才智出众,敢于在困境中奋起反抗,但她们常常被社会与家庭的双重束缚压制。在痛苦中觉醒后,她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权利,开始勇敢地争取属于自己的自由。
值得注意的是,在影片中,虽然许多帮助迪莉娅的角色为男性——如愿意帮助她照料公公的朋友、协助她破坏准女婿酒吧的非裔美国士兵威廉、以及一直想与她私奔的机械师尼诺——但影片并非暗示女性的命运应由男性来掌控。相反,影片通过女性团结走向投票站的画面,象征着女性开始联合起来,掌握自己的命运。而虐待狂丈夫伊万诺,也因这股女性力量的崛起,逐渐不敢再对妻子施暴。
尽管迪莉娅回到家中后依然面临着未来充满不确定的婚姻生活,女儿是否能继续学业也充满悬念,家中的暴力仍在延续。影片的名字《还有明天》正是对女性为争取平等和权利而付出的持久努力的写照——这是一场屡败屡战的战斗,无法仅用轻快的音乐掩盖女性在困境中的艰难生存。
如果不是深陷恶劣婚姻的桎梏,迪莉娅本该是一个乐观、阳光、勤劳的女性,她的生活会像一段温馨的蒙太奇,充满了打扮自己、追求梦想的欢乐与自由。在那个没有束缚的世界里,她的每一天都充满希望,每一天都活得如沐阳光,不再等待“明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