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世界:重生》(以下简称《侏罗纪世界4》)在国内外同步上映后,迅速引发了票房狂潮。内地上映仅三天,排片量不断攀升,第二天票房便突破亿元大关,展现出强劲势头。相比之下,同期好莱坞大片《F1:狂飙飞车》却耗时一周才艰难突破亿元,差距显著。
《侏罗纪世界4》如今已成为暑期档的票房“头号种子选手”,预估总票房突破6亿元,远远超过《碟中谍8》,有望成为今年以来票房最高的好莱坞大片——前提是没有意外的“噩耗”出现。
遗憾的是,这部刚上映两天的大片就遭遇盗版风波。与过去依靠街头碟贩传播盗版的年代不同,如今盗版主要通过互联网蔓延,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且追溯源头极其困难。盗版现象的发源地也从国内转向境外,尤其是此次盗版的源头被锁定为名为CineVood的流媒体平台。该平台自称为“先进的流媒体服务”,拥有丰富多样的影视内容库,覆盖从好莱坞大制作到独立小众影片,致力满足各种观众的需求。其官方网站还声称坚持合法合规运营,并为安卓与苹果系统用户提供APK下载安装。
盗版影片清晰度极高,甚至在画面四角均无抖动和晃动,推测并非影院偷拍。虽然音轨质量稍差,偶有杂音,但影片完整,从环球影业片头直到片尾字幕均未缺失。画面中水印清楚标明了CineVood的身份。根据影片内的提示字幕及文件命名,盗版制作者极有可能位于俄罗斯。盗版影片先上传至CineVood,随后被他人下载再转发至其他下载网站,实现逐级扩散,威胁电影市场。
盗版的危害极为严重,不仅直接侵蚀电影票房收入,还导致观众宁愿选择免费观看盗版而放弃走进电影院。互联网时代盗版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无可比拟,基本难以彻底制止,只能眼睁睁看着其扩散。境外出现盗版后,必然迅速传入国内各大下载平台及微信群,进一步加剧电影损失。
现实中,盗版已对票房造成毁灭性打击。以6月7日上映的成龙新片《功夫梦:融合之道》为例,该片在海外率先上映,盗版传播早于国内上映,最终票房仅收获500万元,创下成龙历年来最低票房纪录。盗版除了抢走观众,还对影院排片策略产生负面影响,排片经理会考虑盗版因素,减少该电影的排片场次。
今年暑期档上映的电影数量众多,且不少影片具备良好卖相。例如即将于7月5日上映的《恶意》和《无名之辈2》,原本就会分流部分观众与排片,盗版一旦出现,无疑会将分流效应放大,对《侏罗纪世界4》的排片和票房带来更大压力。
尽管盗版对电影制作方极不公平,损失难以估量,且即使追查源头并处罚,也无法挽回已造成的损害,影响却远不止单部电影。随着Netflix、亚马逊等流媒体平台兴起,电影的上映窗口期日渐缩短,盗版的打击更让整个影视行业雪上加霜。
然而,从情感层面讲,最令人惋惜的并非《侏罗纪世界4》本身。该片口碑惨淡,烂番茄新鲜度仅为51%,远低于同期上映的《F1:狂飙飞车》(83%)和《惊变28年》(89%)。国内豆瓣评分也仅为6.4。口碑不佳归根结底是影片质量问题。
《侏罗纪世界4》无论是世界观设定、剧情发展还是人物塑造,都未能令人满意。电影几乎无新意,内容拼接了《大白鲨》《金刚:骷髅岛》和《夺宝奇兵》等多部经典影片元素,却背离了“侏罗纪世界”IP的独特风格。故事讲述恐龙在孤岛上生存,这些恐龙拥有可能推动人类医学奇迹的关键基因。由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佐拉率队进入禁地探险。
134分钟的片长中,扣除开头结尾,真正有效内容不过120分钟,但影片水分极大。恐龙出场的时间极其有限,前48分钟几乎全是乏味铺垫,甚至包括冗长的海上漂流和翻船戏份,既无惊险感也缺乏恐龙的精彩表现。直到快50分钟后,才出现一段2分半钟的恐龙戏份,场面乏味至极。
影片沿袭前作老毛病,为保证全年龄段观影需求,血腥镜头被大幅删减,剧情毫无悬念,缺乏张力,观众观影体验大打折扣,令人昏昏欲睡,票价更显得不值。盗版的出现,对这样一部口碑平平的电影,本身也难以感到特别心疼,更多令人担忧的是整个电影行业和影院的未来。
今年电影市场形势异常严峻。若剔除贡献超过150亿元的《哪吒2》,上半年全国票房仅剩不到150亿元,且仅有春节档三部电影票房超过10亿元。暑期档本指望几部重头戏提振市场,但《酱园弄·悬案》惨遭滑铁卢,《F1:狂飙飞车》虽表现优异但票房依旧不理想。眼看《侏罗纪世界4》本应为影院带来回暖,却偏偏遭遇盗版重创。
过去十年,暑期档常有票房过10亿的大片撑场,今年却难得一见。希望接下来上映的影片能够发挥实力,多卖些票房,为疲弱的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