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世界:重生》(以下简称《侏罗纪世界4》)自国内外同步上映以来,迅速攀升的票房成为暑期档的一大亮点。上映仅三天,影片的排片逐步上涨,票房突破亿元大关,势如破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部好莱坞大片《F1:狂飙飞车》,该片上映一周才勉强突破亿元大关,差距显而易见。
因此,《侏罗纪世界4》无疑成了暑期档票房的引领者,目前预估票房突破6亿,远超《碟中谍8》,成为2025年开年后的票房巨头,若无突如其来的“噩耗”,它极有可能会成为年内票房最高的好莱坞大片。
然而,这份耀眼的成绩背后,潜藏着一股无形的危机——盗版。令人震惊的是,电影上映仅两天,盗版便已流出。与当年《英雄》时期盗版碟片依赖街头贩子不同,今天的盗版传播早已通过互联网渠道肆意扩散,而盗版的源头也早已不再局限于国内。
这次的盗版源自一个名为CineVood的流媒体平台。该平台宣称自己为一款“先进的流媒体服务”,拥有丰富的影视库,涵盖从好莱坞大作到独立小片的多种类型,能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平台自夸一直合法合规运营,且重视用户满意度。然而,尽管它在表面上进行合法宣传,其背后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盗版源头。
盗版版本的画质极为清晰,观众在观看时几乎难以察觉是盗录的影片。虽然音轨上偶尔夹杂杂音,但画面流畅无晃动,且完整保留了环球影业的片头到最后字幕。通过对比影片中出现的字幕和命名规则,这个盗版片源很可能源自俄罗斯。电影的制作和上传流程几乎可以追溯到CineVood,而后被逐步扩散至其他下载网站,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盗版对票房的侵蚀极其明显,它促使一部分原本打算走进电影院的观众选择免费的盗版资源,从而降低了影院的收入。这种情况更加严重的是,互联网使得盗版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远超过去的光碟盗版。在没有有效监管和限制的情况下,盗版几乎无法被控制,迅速蔓延。
这一情况尤为突出地影响了《侏罗纪世界4》。盗版在国外流出后,迅速传入国内电影下载网站及微信群,几乎在短短几天内形成了不可逆转的传播潮。而盗版的后果不只体现在票房损失,还影响到电影的排片策略。影院排片经理开始将盗版情况纳入排片决策,减少《侏罗纪世界4》的场次。随着暑期档其他重磅影片的上映,盗版对排片的进一步影响也愈发明显。
除了票房损失,盗版对影片本身的影响也相当严重。回想起6月7日上映的《功夫梦:融合之道》,由于影片在海外的提前上映,盗版在国内流传的时间甚至早于正式上映,导致这部电影最终票房惨淡,仅收获500万,这也是成龙电影生涯中的最低票房。显而易见,盗版不仅抢走了观众,更影响了电影的市场表现。
然而,在情感层面,笔者并非特别为《侏罗纪世界4》感到遗憾。尽管盗版的存在给电影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从口碑来看,这部电影本身并未带来足够的亮点。上映后,影片在烂番茄的好评率仅为51%,远低于同期上映的《F1:狂飙飞车》(83%)和《惊变28年》(89%)。豆瓣评分更是低至6.4,电影本身的质量显然未能满足观众的期待。
影片在世界观、剧情安排以及人物关系的构建上都显得力不从心,甚至让人产生强烈的失望感。其剧情大致围绕恐龙在孤岛上的生存展开,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佐拉带领团队前往岛屿寻找潜藏的基因,意图为人类带来医药奇迹。然而,这一主题本身并无创新,影片更像是《大白鲨》《金刚:骷髅岛》与《夺宝奇兵》的拼盘,而并未真正延续“侏罗纪世界”系列的精神。
影片的长达134分钟的片长,前半部分几乎全是铺垫,恐龙的出现极为稀少。电影的前48分钟几乎无任何高潮,情节发展缓慢,让人感到格外乏味。即使后半段恐龙登场,时间也仅为两分钟左右,剧情毫无惊险感可言,血腥暴力的镜头几乎完全缺席。尽管影片的制作精良,但由于剧情和节奏上的欠缺,最终落得一个“昏昏欲睡”的局面。
所以,对于这部影片的盗版,我更心疼的并不是电影本身,而是整个电影行业和电影院。2025年的电影市场形势依然严峻,如果去掉《哪吒2》的150多亿票房,今年上半年全国票房仅剩不到150亿,票房突破10亿的影片屈指可数,只有春节档的三部电影达成这个目标。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暑期档成为了各大影片的“生死战”。原本期望《侏罗纪世界4》能够带动票房,但盗版的出现无疑给电影院的复苏蒙上了阴影。过去十年,暑期档每年都有过10亿票房的影片,今年却面临如此惨淡的局面,实在让人心痛。
希望接下来的影片能够继续努力,帮助电影市场回暖,给电影院带来更多的票房收入,也让今年的电影市场能够重现往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