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老太太”专业户,大家会立刻想到哪些人呢?是不是曹翠芬、李文玲这两位?实际上,她们俩都是这方面的行家,而且还有不少网友觉得她们俩长得很像呢。说来也是巧,她们曾是同班同学,一起度过了六年的时光。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李文玲。
时光荏苒,李文玲如今已经81岁了,依然活跃在荧幕上。最近她在《六姊妹》中饰演了陈家老太太,而她在其他作品中的表现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情满四合院》里的秦淮如的婆婆、《好先生》里的彭奶奶,甚至80年代的《四世同堂》里她扮演的“胖菊子”角色,至今还被观众津津乐道。
作为一名演员,李文玲的角色从来都不华丽,但每一位都演得异常真实。无论是《好大一个家》中的齐大妈,还是《正阳门下》里的苏奶奶,她的每一个表演都能让观众感受到熟悉的亲切感。李文玲的戏路可能不算广泛,但每个角色都深入人心,观众们亲切地称她为“国民妈妈”,这不仅是对她演技的认可,更是观众对她的喜爱。
对于表演,李文玲的热爱早在她小时候就萌芽了。她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清华大学的英语教授。由于工作调动,家里搬到了北京的清华园。这里是个学术气息浓厚的地方,教授家庭云集,孩子们的成绩也都出类拔萃。然而,李文玲对书本并不感兴趣,她更喜欢跑到露天电影的幕布后面,观察那些光怪陆离的倒影。那时的她,觉得银幕上的世界比课本有趣得多,那些晚上成了她童年最快乐的时光,也让她对电影产生了模糊的向往。
到了中学时期,她的哥哥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影视专业,这给了李文玲不小的启发。1960年,16岁的她也决定报考北影,并顺利成为了表演系的一名学生。那时的北京电影学院,弥漫着青春的气息,学子们或排戏,或讨论剧本,大家都满怀梦想。李文玲虽然学得认真,但也贪玩,课余时常与同学们一起看电影,模仿银幕上的表演。
而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日子里,她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邹赫威。他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长得英俊、琴技出色。两人在学校的联谊会上一见钟情。年少的他们,爱情甜蜜得仿佛电影中的情节。每次聚会后,邹赫威都会送她回学校,然而李文玲对他依依不舍,总是不愿让他离开。于是,他们常常在北京的街头来回走了好几趟,直到夜深才各自回家。
那时,冬天流行尼龙手套,李文玲想买一副,却舍不得花钱。邹赫威偷偷买了一副送给她,那个举动至今仍让她心头温暖。如此甜美的爱情,仿佛是电影中的浪漫故事。
1966年,李文玲从北影毕业,但恰逢动荡的岁月,演员的梦也暂时停滞。她被分配到张家口下乡劳动,第一次尝试农活。寒风刺骨的田地里,李文玲这个城市女孩拿起了锄头,手上磨出了水泡。而在北京,邹赫威始终惦记着她。一次,李文玲随口说想吃豆豉鱼,邹赫威四处打听做法,做成后邮寄给她,收到包裹的李文玲感动得眼泪汪汪。
1970年代,演艺圈机会寥寥,她只能接一些小角色。直到1983年,电视剧《四世同堂》给了她一个机会。她在剧中饰演的“胖菊子”,复杂却又市井的角色,活灵活现地呈现给观众,一下子让她被大家记住了。这个角色不仅让她红了,也为家庭剧打开了大门。然而,这时她和邹赫威的女儿邹雪正在美国生活,于是他们前往美国小住一段时间,原本以为会是个悠闲的旅程,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语言不通,不能开车,李文玲和邹赫威几乎无法外出,修个空调也要花费50美元的高昂人工费,这让她觉得非常不合适,最后干脆自己动手。就在这样艰苦的生活中,他们学会了修家电、做卫生,家里的一切都得自己来做。尽管生活不易,但8年的异国生活让他们变得更加默契。
2002年,他们回国后,李文玲重拾演艺事业。60岁的她接连拍摄了《好先生》、《正阳门下》的苏奶奶,还有《好大一个家》的齐大妈,演绎的母亲角色总是那么亲切,让人感到温暖。2003年,她在《好先生》中饰演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那种眼神空洞、手指颤抖的演技让无数观众感动。
2004年,李文玲的女儿邹雪因一些风波曾一度陷入媒体的漩涡,但她最终凭借自己的才华走出了阴影。邹雪不仅改名为邹佡,还成为了一名导演。2014年,她的电影《一生一世》在伦敦华语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新锐女导演”奖,这无疑是李文玲和邹赫威的骄傲。
如今,81岁的李文玲依旧活跃在荧幕上,她与丈夫邹赫威已经携手度过了半个多世纪,依然甜蜜恩爱,生活中的小吵小闹也成了他们感情中的点滴,而他们的爱情和事业,也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