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尹组合
1998年6月,黄铁良在天津市曲艺杂技团的老同事于宝林的邀请下,携手冯宝华、尹笑声、邓继增、佟守本等老相声艺人,以及当时的报幕员刘春慧,共同成立了“老艺人相声队”。这个新兴的相声团体迅速成为了相声艺术重回小剧场的先驱之一,开启了新时期相声的新篇章。
1999年,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团体正式更名为“众友相声艺术团”。初期,团员们并未固定搭档,而是轮流互相配合捧逗。直到后来,黄铁良主动提出与尹笑声搭档,二人的默契配合,使得他们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死对儿”搭档,并一直延续到黄铁良的去世。二人的表演风格相得益彰——黄铁良稳重且内敛,尹笑声则活泼且幽默,两者的搭配展现出“一庄一谐”的完美平衡,带给观众一种“老叟戏顽童”的感觉。
黄尹组合挖掘并演绎了包括《洪羊洞》、《大保镖》、《白事会》、《大审案》、《武训徒》等在内的几十段传统相声,这些节目不仅在天津市的电视台和电台多次播放,还深受观众喜爱。
据尹笑声回忆,黄铁良与自己初次相识时的故事充满趣味。1951年,两人作为年轻相声演员参与了抗美援朝慰问团。当时黄铁良年仅14岁,尹笑声13岁,性格内向的黄铁良和外向活泼的尹笑声很自然地成了好朋友。尹笑声想方设法通过逗弄黄铁良来让他放开,甚至在一次发鸡蛋的机会中,将空蛋壳装好,用来“拍”黄铁良的脸,结果把黄铁良吓得大哭。尹笑声因此受到了批评,但事后他明白了“逗人要适度”,两人虽因为慰问团解散而分开,但几年后再次重逢时,黄铁良仍不忘当年这段趣事,甚至笑得像个孩子。
尹笑声提到,黄铁良即使在20多岁时,仍然性格腼腆,永远保持一份纯真和内向。他总是低调、谦和,不喜欢争斗,也不善于与人争执。对于尹笑声,他虽然比对方年长一岁,但依然尊称尹笑声为“尹叔”,这份敬重贯穿了他们的合作岁月。
二、阳光男孩与钢铁战士
黄铁良虽然身材矮小,仅有1米6左右,但他在人们心中有一个亲切的外号——“阳光男孩”。无论是在天津本地还是外地演出,他这个外号广为人知。即使到了70多岁,他依然展现了不减当年的热情和活力。黄铁良本人非常喜欢这个称号,认为它与自己舞台上阳光、幽默、活泼的形象相符。
在长年的相声生涯中,黄铁良以其深厚的表演功底、灵活的技巧和极高的观众亲和力,逐渐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各种传统戏曲、语言技巧和逗笑技巧中自如切换,精湛的贯口技巧和生动的模仿让观众拍案叫绝。无论是京剧、评戏还是白派京韵大鼓,他都能唱得精准到位,令人折服。黄铁良通过继承侯宝林艺术风格的基础上,逐渐塑造了自己的舞台魅力,既庄重又不失幽默,既温和又充满活力。
然而,黄铁良虽然拥有如此精彩的艺术表现,但他身体的状况并不乐观。晚年,他因心脏问题在体内安装了5个支架。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每周高强度地参加演出,甚至有时一天要完成两三场。观众们感动于他的坚持,甚至亲切地称他为“钢铁战士”。黄铁良自信地说:“只要我的小车不倒,就一定会向前推着走下去。”他把这种坚持视为对艺术的忠诚和对观众的责任。
最终,黄铁良的生命在一次前往茶馆演出的途中画上了句号。在前往演出的公交车上,他因突发疾病去世,享年79岁。
三、徒弟与后人
黄铁良不仅是相声界的巨擘,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弟子。他的徒弟包括张猛、马三岭、张桐、张博泰、赵子洲、赵俊哲、陈吉等。其中,马三岭被誉为“武相声”传人,深受黄铁良的影响,在相声艺术中大放异彩。
黄铁良有一子二女。他的女儿黄维清与北方曲艺学校的同学刘彤结为夫妻,而刘彤正是黄铁良的小师弟师胜杰的大弟子。黄维清和刘彤的婚姻,使得相声艺术在家庭中得以延续。
2014年初,黄铁良与妻子一起前往东北探望女儿和女婿刘彤,并参观了刘彤创办的“哈尔滨相声百乐会”。他在此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相声的发展和传承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刘彤,作为首届CCTV相声大赛的最佳逗哏获奖者,现任黑龙江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并在黑龙江省文联和曲艺家协会担任重要职务。他的成就,也让人们看到了黄铁良和师傅们在相声领域留下的深远影响。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