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十多年以前,一部名为《甄嬛传》的清宫剧爆红全国。该剧因剧情跌宕起伏、情感细腻,深深触动观众的心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让不少观众难以区分剧中虚构与真实的历史事实。其中,隆科多与太后乌雅成璧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之一。
剧中描绘,隆科多与乌雅成璧自幼青梅竹马,太后入宫之前便对隆科多心生倾慕,曾有意嫁给他,共度一生。然而,就在婚约将成之际,皇帝的选秀突然介入,彻底打乱了两人的计划。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乌雅成璧感到茫然无措,只得向隆科多寻求应对之策。
当时,乌雅成璧尚是未出阁的少女,对皇帝及宫廷的复杂环境一无所知,朝堂权谋和人心险恶更是毫无察觉。而隆科多则完全不同,他自幼身份显赫,熟悉朝廷运作,对于皇帝康熙的喜好了如指掌,这正是佟佳氏家族在朝中得以立足的重要基础。
乌雅成璧对隆科多的感情真挚纯净,但隆科多对她的感情远不及对权势的渴望。当乌雅成璧前来求策避开选秀时,隆科多便出谋划策,建议她穿上康熙厌恶的粉蓝色衣服,借此“自废武功”,落选秀女,好让两人可以名正言顺地在一起。
乌雅成璧全然信任隆科多,选秀当天穿着粉蓝色衣裳进宫,满怀喜悦与期待。然而她不曾料到,隆科多骗了她——粉蓝色非康熙厌恶,反而是他最爱的颜色。再加上乌雅成璧的美貌,当日便被选为秀女,至此她与隆科多的情缘画上了句号。
隆科多为何要亲手斩断这段青梅竹马的姻缘,将乌雅成璧送入皇宫?这是因为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虽是康熙的岳父,但隆科多的姐姐孝懿仁皇后却无子,处境极为尴尬。孝懿仁皇后的境遇关乎佟佳氏家族的未来,佟国维自然希望为家族增添保障。
乌雅成璧此时成了最合适的“棋子”。她入宫嫁给康熙,凭借与隆科多的特殊关系,地位一旦稳固,必能庇护佟佳氏一族。隆科多的真意,正是借乌雅成璧之力,稳固家族权势。
彼时乌雅成璧尚不谙世事,难以看透隆科多的算计,但多年宫廷争斗已锻炼她心智。事后回望,自然能清晰洞察隆科多当年的心机。雍正即位后,乌雅成璧成了太后,而隆科多则逐渐成为雍正眼中的威胁,最终被雍正下了死手。
乌雅成璧念及旧情,决意亲手为这段爱恨情仇画上句号。两人重逢时,她泪眼婆娑,斟满毒酒,送隆科多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从剧中可见,隆科多与太后的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各种纠葛。但历史上的隆科多与太后,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隆科多出身显赫,绝非普通官二代。他的父亲是一等公,姐姐则是孝懿仁皇后。而佟佳氏家族底蕴深厚,隆科多的曾祖父佟养正、祖父佟图赖及叔父佟国纲,皆为朝中要员,在清朝政坛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佟半朝”之说由此而来。
出生于此等显赫家族,隆科多若不犯大错,官运注定顺畅。他年少即任一等侍卫,康熙五十年时更被任命为步军统领,此职位权势显赫,位列一品,犹如京城卫戍司令。
获此职称,意味着隆科多正式迈入仕途巅峰。正值此时,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爆发,皇子们争斗不休,祸起萧墙,连年迈的康熙皇帝也因此身陷死地。
皇位争夺战凶险异常,参与者无一不将生死置之度外。弑父、弑君并非罕见,康熙也未能确保绝对安全。紫禁城的安危,隆科多则成为关键人物。
康熙对隆科多极其信任。在这生死攸关之际,仍坚定让他把持步军统领一职。尽管佟国维表态支持皇八子,太子党多次拉拢隆科多,他始终保持中立,坚决拥护皇权。
隆科多的立场极难坚持,步军统领一职诱惑众多,前车之鉴不胜枚举,诸如费扬古、凯音步、托和齐等皆因失误落马。康熙亦曾语重心长告诫隆科多,谨慎为上,切勿步前人后尘。
由此,隆科多获得康熙最高信任,监视百官、监管废太子和大阿哥,无一不由他掌控,成为康熙的左右手。康熙驾崩时,隆科多是除皇子外唯一陪伴左右的大臣,身份极为特殊。
皇帝驾崩,继承问题变数重重。历史上赵高、李斯之类的权臣阴谋频发,此时守护皇帝遗体的隆科多,成为继位关键。他果断下令,“诸王非传令旨不得入内”,助胤禛顺利登基,避免了诸王作乱。
从这点看,隆科多是雍正帝登基的支柱人物。他因此被授一等公爵,地位显赫,连雍正也尊称他“隆科多舅舅”。若非隆科多后来在处置八皇子党羽时犹豫不决、结党营私,背离雍正意志,或许不会落得晚节不保的凄惨结局。
剧中乌雅成璧是雍正的生母,其历史原型是孝恭仁皇后。她生下胤禛后,隆科多的姐姐孝懿仁皇后将胤禛养在膝下,令胤禛获得了尊崇的地位。因而胤禛与生母关系疏远,其母对其弟更为期待。
胤禛称孝懿仁皇后为“母亲”,隆科多自然成了他的舅舅。两者的纠葛正源于此。至于隆科多与孝恭仁皇后,也就是雍正的生母,实际上并无任何交集,更谈不上青梅竹马或恋人关系,这纯属剧作的艺术加工,无历史依据。
隆科多不仅出身显赫,且聪慧过人,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历史浪潮中崭露头角。年轻时未经历挫折,也无须靠送秀女巩固家族地位。毕竟,族中长辈权势滔天,家族利益不需他操心。
因此,隆科多与太后的关系只能明确为:他与孝恭仁皇后无涉,与孝懿仁皇后则是姐弟关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