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过半,《以法之名》还是开分了。
7.6分,评分人数超过3万人,在你看来,是高了还是低了?
我的看法是,偏低。
看得出来,《以法之名》在着力塑造一个群像。
大家都知道,群像戏一向是最难的。
因为稍有不慎,其中很多角色,都会沦为彻底的工具人,也有一些角色,也会因为群像的问题,行动逻辑会出现偏差。
就《以法之名》来看,群像戏基本上是成功的。
比如说乔振兴,戏份很少,一上来就遇害了。
他在本剧的演员中,是“十番”。
可随着案件与剧情的推进,通过一些旁枝细节,关于乔振兴的形象,渐渐丰满了起来。
一个正直、高尚、始终怀有赤诚之心的检察官形象,彻底立了起来。
再比如说男一号洪亮。
其实一开始,快要脱制服的洪亮,是不愿掺和进万海案的,即使乔振兴,是他多年的好友。
可在一点点得知,老乔的所作所为,以及“一三一枪击案”的真相的时候,洪亮的内心,一点点被触动,他终于决定,一查到底。
什么是人物成长的弧光?
这就是。
说回到剧情,《以法之名》,已经迎来了巨大转折。
第一、乔振兴死亡的真相。
之前以为,乔振兴不就是被天龙集团那些人,狗急跳墙给灭了口嘛?
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
当年的“一三一枪击案”,是王大有(熊哥),带着孙一虎,持枪抢劫了万川矿业的财务室。
两死一重伤。
很快,重伤的杨会计,也去世了。
王大有给了已经是肝癌晚期的孙一虎二十万,让他充当开枪的主谋。
但杨会计生前说,开枪的是两人中的高个子,那就是王大有无疑了。
当年还是刑警队长的马重阳,带着刑警秦锋,就发现了这个疑点,可他派秦锋去了解情况时,孙飞和手下,三言两语就打发了他。
世间之事,因果循环。
曾经因为他的软弱,助长了刺向他哥哥的那把尖刀。
因为对“一三一案”的调查,进入了关键的阶段,乔振兴终于招致了“黑手”。
要不然,你没法解释,万海案对于乔振兴而言,还没有那么大的“威力”。
毕竟,在李人骏等人的作用下,乔振兴已经被从该案上撤了下来,天龙集团那些人,没有必要再冒险去招惹乔振兴。
第二、李人骏的反击。
洪亮说的没错,李人骏工作上最大的问题,往往就是“太想进步了”。
因为“想进步”,想把“代理”二字去掉,李人骏就一门心思要把万海案办成铁案,中间即使有疑点,他也选择性的忽略了。
一场饭局,让他看清了所有。
为了庆祝他生日,已经升职,妻子柳韵组织了一场饭局。
原本只是“家宴”,可到场的,除了两口子以及小姨兰景茗以外,像什么谢鸿飞、温琴、孙飞、许言午等人,也都一一到齐。
最诡异的是,这样一场饭局,许言午竟然坐在了温琴和孙飞的下首。
李人骏明白了,在场的人,除了许言午之外,都是兰景茗小团体的核心成员。
自己第一次参加这个局,是也被看作是“正式成员”了。
就连事后,谢鸿飞也举着小拳拳,砸了一下李人骏的胸口,说他才“刚上桌”。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我早就是兰书记的心腹了,你小子学着点!
妻子柳韵,低价买了天龙集团的别墅,再结合妹妹和程子健的豪华婚房,李人骏终于明白了,他的身边之人,早已经深陷泥潭了。
于是,他决定反击。
那无疑,为万海案以及乔振兴案翻案,将是最关键的环节。
第三、四大巨头齐聚,结局早就写好了。
看了这么多集,《以法之名》的反派利益链条,已经基本上厘清了。
其中真正的核心,就是“四大巨头”。
第一个,就是兰景茗。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吧,像一开始就安排孙飞,去代替许言午接手乔振兴案,就已经很明显了。
另外,拉着孙飞、谢鸿飞等心腹,又通过万海案收了温琴,以她为首的小团体,已经悄然形成了。
第二个,是江旭东。
江旭东离退休不远了,看起来又不爱敛财,对于女婿洪亮,没有丝毫的帮助与提拔之心。
那他卷进来,图啥呢?
——还是因为儿子江远。
江远和禹天成混在一起,飙车出了严重的车祸,是陈胜龙替他坐的牢。
而江远又和禹天成合作搞新能源,于是就联手把万海集团打成了“涉黑团伙”。
江旭东怎么能逃掉?
第三个,自然是禹天成了。
依靠天龙集团,以及多种利益链条,他和兰景茗搭上了关系。
又靠着江远,成功拿捏了江旭东,你说他不是真正的“大佬”,那谁才是?
第四个,就是柳韵了。
有人说,柳韵就是替她小姨跑腿的,不是一个层级的。
哎,你还真别小看这个“跑腿”的。
柳韵一边牢牢掌控着小姨的小团体,另一边对天龙集团和禹天成,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说这个小团体中,兰景茗是董事长的话,那柳韵至少是个总经理,甚至就是接班人。
我看有网友评论,说柳韵也太蠢了吧,没有一点敏感度和大局观。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所谓的敏感度,在兰景茗不倒台的情况下,根本没有意义。
所以,柳韵根本不在乎。
就像那栋别墅一样,如果不是李人骏强烈要求的话,就连兰景茗,也不觉得有任何问题。
其实这“四巨头”一出,《以法之名》的大结局,以及洪亮的结局,是都已经注定了的。
李人骏面对的,是身边人的全部沦陷。
至于洪亮,也基本上差不多,岳父和妻弟,让他将陷入艰难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