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北京电影学院迎来了被誉为最耀眼的一届新生班,汇聚了未来中国电影界的多位巨擘——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李少红、胡玫、田壮壮等。这些后来成为中国电影导演界的顶尖人物中,陈凯歌属于导演系,成就卓著;而张艺谋则就读于摄影系,尽管身份不同,但两人都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艺谋虽出身摄影系,并凭借摄影技艺赢得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和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帝称号,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他的最大辉煌还是在导演领域。尽管其作品褒贬不一,但在豆瓣这一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影视评价平台上,张艺谋1994年执导的剧情片《活着》高达9.3分,助力葛优摘得戛纳影帝殊荣。然而,至今他只有这部作品的评分突破9分。
以张艺谋为标杆,拥有一部豆瓣9分作品已是荣耀,足以傲视华语影视圈。然而,有一位同届同学却拥有三部豆瓣9分以上的作品,其中最高达到惊人的9.8分,三部作品平均评分高达9.5分,堪称“神中之神”。这位传奇人物便是张艺谋的同班同学张黎。
张黎的三部封神之作分别是:
- 2003年《走向共和》,豆瓣评分9.6,五星好评率85.4%;
- 2007年《大明王朝1566》,豆瓣评分高达9.8,五星好评率达90%;
- 2009年《人间正道是沧桑》,评分9.2,五星好评率66.8%。
此外,张黎还曾担任由李雪健和李幼斌主演的电影《横空出世》(评分9.4)的摄影师。
张黎1957年出生于河北,1974年下乡插队到湖南平江县。机缘巧合之下,他在当时称为湖南电影制片厂的潇湘电影制片厂做杂工,因而萌生了对电影的热爱。在电影厂摄影师的鼓励下,他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与比他大7岁的张艺谋成为同班同学。1982年毕业后,张黎被分配回潇湘电影制片厂,而张艺谋则被分配至广西电影制片厂。
毕业后,张艺谋凭借电影《一个和八个》荣获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师奖,《老井》让他夺得金鸡奖和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帝,《红高粱》更是斩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完成了从摄影师到导演的华丽转身。
相比之下,张黎的导演之路虽不如张艺谋那般光鲜,但他在1986年便完成导演处女作《逃出罪恶世界》,时间甚至早于张艺谋的《红高粱》一年,可惜该片未获公映。1989年,他执导的商业动作片《假大侠》反响平平。1996年,张黎在叶大鹰导演的《红樱桃》中担任摄影师,获第1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提名;1999年,他与池小宁合作为电影《横空出世》担任摄影,再次获得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虽然电影导演成绩平平,但借助在摄影领域积累的知名度,张黎最终得以执导央视重磅历史剧《走向共和》。该剧投资高达4000万元人民币,于2001年10月开拍。因题材敏感,涉及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剧本审查极为严格。制片方邀请湖南省委前副书记及中宣部文艺局前副局长等高层顾问,多次审阅剧本,反复修改四次后方获批准。
著名出品人刘文武在1999年凭借历史剧《雍正王朝》大获成功,欲借热度打造另一部同类题材力作,最终选择清末民初这一历史巨变时期作为背景,倾力制作《走向共和》。在挑选导演时,刘文武曾接触多位大牌导演和当红演员,最终决定由张黎执导,池小宁担任摄影。剧组沿用《雍正王朝》的主创班底,实力演员王冰、吕中、孙淳、马少骅、李光洁、杨猛领衔出演,编剧由盛和煜、张建伟担任,配乐由徐沛东负责。
得益于强大的制作团队与张黎导演的电影化拍摄手法,《走向共和》于2003年4月12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首播收视率达3.1%。张黎凭借该剧的成功,赢得执导更大制作《大明王朝1566》的机会。此剧编剧刘和平同样来自《雍正王朝》,主演阵容更为强大,包括陈宝国、黄志忠、王庆祥、倪大红、祝希娟、闫妮等知名演员。
尽管《走向共和》因题材敏感未获大奖,但《大明王朝1566》荣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长篇电视剧三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美术奖,豆瓣评分高达9.8。该年金鹰奖竞争激烈,最佳编剧奖和最佳表演奖分别被《闯关东》的高满堂和李幼斌夺得,但《大明王朝》的出色表现无疑彰显了张黎导演的实力。
2017年,《大明王朝1566》登陆优酷,获得网友广泛赞誉,被视为中国历史剧的巅峰之作。随后,张黎作为一线导演,顺利执导了革命历史题材正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该剧由孙红雷、黄志忠、柯蓝、杨雪等主演,诸多老搭档再度合作,最终斩获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上海电视节最佳电视剧金奖及最佳导演等多项荣誉。
从作品品质来看,《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均为主旋律佳作,若能获更多奖项也属意料之中。即使奖项不多,数十万豆瓣用户的高评分与好评,足以证明张黎在华语电视剧史上的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