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由@影吹斯汀原创,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或转载,违者必究!
在好莱坞大片《碟中谍8:最终清算》的强势带动下,结合六一儿童节档期带来的少儿观众助力,刚刚过去的2025年端午档(5月31日至6月2日)电影市场终于实现了较去年有所回升,成功避免了清明档和五一档因票房腰斩而造成的低迷局面。在整个行业普遍悲观的预期下,这一表现无疑超出了市场预期。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端午三天假期内,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达到4.60亿元,较2024年被称为“十年最差端午档”的3.83亿元,实现了约20.1%的明显反弹。
当然,今年端午档的整体表现虽有所好转,但距离爆发仍有不小差距。综合总票房与观影人次来看,其热度大致相当于2014年和2025年的端午档,仍处于近12年来的较低水平。与那些真正火爆的端午档相比,差距尤为显著。比如,2023年端午档中单片票房超过5亿元的《消失的她》,以及2018年端午档《侏罗纪世界2》高达7.23亿元的票房表现,均远超今年端午档所有影片总和。
因此,今年端午档虽有回暖迹象,但整体规模和影响力仍远不能与以往高峰期相提并论,更多只能视作市场的“小幅回血”而非决定性反弹。
具体来看,今年端午档票房排名前八的影片如下:
在端午档开局之前,市场普遍不看好,主要原因是主力新片数量稀少,顶多只有《碟中谍8》、《哆啦A梦》剧场版、《时间之子》和《私家侦探》四部作品。最终,加上端午档前一周已上映且契合儿童节主题的真人版《星际宝贝史迪奇》,这五部影片合计贡献了端午档近九成的市场份额。
其中,由克里斯托弗·麦奎里执导,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动作大片系列终章《碟中谍8》无疑成为今年端午档的最大票房支柱。
《碟中谍》系列在中国内地历年来表现不俗:1996年首部作品票房4510万元,位列年度第六;2002年引进的《碟中谍2》票房2500万元,列第八;2006年《碟中谍3》票房8123万元,列第七;2012年《碟中谍4》票房6.72亿元,排名第四;2015年和2018年分别上映的《碟中谍5》《碟中谍6》虽然年榜位列第11和第15,但票房分别高达8.68亿和12.45亿元。
尽管《碟中谍》系列一直深受中国观众喜爱,但《碟中谍8》作为最终章的票房前景起初并不被看好。主要缘由是2023年暑期档引进的《碟中谍7:致命清算》仅收获3.49亿元,较《碟中谍6》大跌七成以上。
《碟中谍7》在中国市场失利,除影片本身节奏拖沓之外,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疫情后好莱坞系列大片在中国观众中的整体吸引力急剧下降。
然而,《碟中谍8》此次表现超出了预期。其动作场面较前作大幅升级,且作为系列终章具备独特情感加成,再加上占据端午档头号主角位置,种种因素叠加使得影片在中国的口碑与热度均显著提升:端午三天票房达到1.91亿元,领跑全档,预计最终票房有望突破5亿元;豆瓣评分从7.7提升至7.8,猫眼与淘票票评分均高达9.4,均领先《碟中谍7》的8.9与9.3。
可以预见,如果《碟中谍8》未能带来比《碟中谍7》更好的表现,今年端午档的大盘很难明显优于去年。
《碟中谍8》的超预期表现,也带动了端午档内其他影片的观影热情。
动画电影《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档期内以6755万元位列第二,预计最终票房将超过去年《哆啦A梦:大雄的地球交响乐》的1.31亿元。
由王俊凯、周深、黄渤等明星配音的国产奇幻动画《时间之子》三天收获6358万元,排名第三,最终票房有望冲击1.5亿元,远超映前预期的6000万至1亿元区间。这明显得益于端午及儿童节档期的整体人气提升。
就连由古天乐主演、豆瓣评分仅4.9的中等规模犯罪港片《私家侦探》,在三天内也收获了3849万元票房,预计最终票房可达8000万元。相比年初同类型、同主演的《恶行之外》仅有1364万元总票房,节假日档期带动效应不容小觑。
回顾过往,2019年五一档凭借《复仇者联盟4》四天内斩获12亿元票房、最终进口票房高达42.5亿元;2018年五一档冠军《后来的我们》票房达到13.5亿元;2025年五一档冠亚军《你的婚礼》和《悬崖之上》总票房超19亿元;2023年五一档的《人生路不熟》和《长空之王》合计票房突破20亿元。
在当下影市环境中,像好莱坞大片带动节假日档期的现象已不多见。但疫情前的九个端午档中,好莱坞大片曾拿下八个冠军,《X战警》和《侏罗纪世界》系列均两次夺魁。端午档长期以来被视为好莱坞主导、国产片辅助的档期。
这一现象的原因也相对简单:端午档位于每年五月末至六月中下旬,因暑假尚未开始,国产顶级大片多不愿安排在此时上映,而这恰好与北美暑期档第一波高潮相契合。
疫情后,好莱坞电影热度下滑直接导致端午档整体表现不及疫情前。除2023年《消失的她》爆冷夺冠外,2025年至2024年间的其他端午档多由国产片称王,但国产片在端午档的票房天花板较低,使得整体市场难以大幅提振。
从这个角度看,今年《碟中谍8》的优异表现,不过是昔日好莱坞端午档辉煌时光的残影。现实是,如今在中国市场,像《碟中谍8》这类口碑优良、具备冲击5亿票房潜力的好莱坞影片已成稀缺。
既然未来端午档的好莱坞大片难以再成为票房保障,那么为何国产大制作定档暑期高峰,非得扎堆六月下旬,而不考虑提前至端午档甚至五一档呢?
五一档本应体量更大,今年却因“萝卜开会”等原因惨淡收场。只要有一部实力强劲的头部影片领跑,票房就不至于腰斩。
从今年端午档的情况来看,端午节及儿童节当天的票房均远超猫眼前夜给出的动态预测,这反映出问题并非观众不愿看电影,而是缺乏真正吸引人的优质影片。
事实证明,只要有高质量大片,观众的观影热情依然旺盛。这一道理已被多次验证,希望观望中的各片方都能从此次端午档的表现中获得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