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中,李人骏一家人的行为令观众难以理解,甚至被形容为荒谬至极。李人骏是检察长,柳韵是管委会主任,李砚心则是记者,三人都堪称聪明之人,却在剧中表现得像“傻白甜”,让人颇感意外。
柳韵作为管委会主任,身边围绕着一大批系统内人士,家族关系复杂。她在为检察长庆生时,先是让妹夫联系酒店,后来又被小姨逼着买单,完全不顾及避嫌原则。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她接受了天龙集团的半价购房优惠,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人人可得的福利。面对李人骏的提醒,她不仅不改,反而愤怒地拍桌叫嚣。矿难爆发后,柳韵主动找陈胜龙了解情况,却被对方威胁。得知矿难是人为制造的,她虽然害怕,却为时已晚,半价房成了陈胜龙控制她的工具,注定要为愚昧买单。
李砚心,作为记者,时常炫耀自己的房子,甚至让嫂子利用身份帮天龙集团走后门,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她完全忽视了陈胜龙送房的背后动机,不顾哥哥阻止,收下了对方给的大额红包,贪婪毫不逊色于柳韵。与程子健同居的她,完全没察觉到对方的险恶,一味沉浸在所谓“荣华富贵”中,竟然和狼共舞而不自知。
李人骏的转变尤为引人注目。剧中前半段,他对万海案态度暧昧,似乎想尽快结案,甚至一度被怀疑是“狼”。然而摘掉“代理”二字,正式成为检察长后,他突然觉醒,开始积极抗诉万海案。尽管证词未变,疑点依旧,他的行为却发生了巨大变化,看起来颇为离奇。借看望妹妹的名义,李人骏暗中向程子健探查消息。李砚心察觉哥哥异常,追问时,哥哥冷冷回应“你知道得越少越好”,两人的对话生动地揭示了这个家族被金钱和权利蒙蔽的本质。
回顾20年前,洪亮、乔振兴和李人骏同被分配到检察院。当时江旭东想为女儿物色乘龙快婿,便问孙飞的看法。孙飞评价道:“李人骏是个官迷,乔振兴太固执,只有洪亮最好,为人周全。”这段话成为后来剧情的伏笔。李人骏一开始只是现实利己,直到正式上任后才意识到自己无意间成了保护伞,开始暗中调查万海案中的关键人物。
剧中李人骏的形象充满野心与复杂。洪亮曾提及他当年竞选学生会主席的经历,李人骏不以为意地说自己不在乎洪亮投票给谁,关键是自己当上了主席并出色完成了工作。这表现出他的现实主义和自利性格。然而,他也展现了不凡的政治手腕,利用反派的推动成功转正,之后着手重新审视万海案,目的明显是清除隐患,为好友乔振兴洗清冤屈,同时稳固自己的仕途。
《以法之名》的宣传海报中,李人骏与洪亮、郑雅萍并肩而立,剧集被标榜为“正义之门”,暗示三人是正义的代表。导演也透露36集将有意想不到的反转,这些线索都指向李人骏最终的正面身份。观众猜测他会不会接替兰景茗成为新的权力中心,悬念浓厚。
这家人虽然行为荒唐,但在金钱、权力和欲望的驱使下,他们的表现又似乎合情合理。李家成员一个个表面聪明,实则被欲望蒙蔽双眼,种种离谱举动令人咋舌,却也反映了复杂的人性。
许多观众预测大结局时,李人骏会因渎职丢官,前功尽弃。然而细细观察剧情,李人骏的所作所为更像是深谋远虑的布局。他利用“装傻充愣”稳固地位,待时机成熟再出手翻案,显示了他强烈的野心和精明。这样的反转不仅颠覆了观众对他的最初印象,也为剧情增添了丰富层次。
总的来说,《以法之名》通过李人骏一家的故事,揭示了权力、贪婪与正义交织的复杂图景,刻画了一幅现实而荒诞的社会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