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影坛的黄金时代,众多电影与明星亮相,给观众带来了不朽的记忆。然而,随着香港影视圈的衰退,许多曾在其辉煌时期活跃的人物逐渐退出了这一圈子。王晶,曾是香港影视界的导演,也在这股潮流中选择了转型。他抛开了熟悉的银幕,投入了迅速崛起的短视频领域,开设了“晶哥大讲堂”,并在其中揭示了香港娱乐圈的一些未曾披露的秘密。
在最近的一期节目中,王晶的讲述引发了网络热议。这一次,他触及了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张国荣的坠楼事件,并为此提供了三个原因。这三个理由究竟是什么?一直笼罩在谜团中的张国荣之死,是否与这些原因有关?
张国荣,香港影坛的巨星,本拥有光辉璀璨的未来,却在2003年4月1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地点是香港文化酒店。他的死因成为了公众讨论的焦点。关于张国荣离世的原因,各种猜测层出不穷。然而,最具说服力的解释,莫过于张国荣长期与抑郁症作斗争这一事实。王晶也从这个角度入手,揭示了他认为的张国荣死亡真相。
根据王晶的说法,张国荣是他唯一“看错”的演员。王晶透露,张国荣的抑郁症可能与他的成名经历密切相关。张国荣的演艺生涯起步较晚,直到1977年进入娱乐圈时,他并不算很火。直到1984年,凭借一首《Monica》,他迅速在歌坛崭露头角,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此后,张国荣逐渐进军香港影坛,尽管他在《英雄本色》中的表现出色,然而,因性别取向问题,他始终未能完全被社会接受。这种反差与压力,或许正是导致他抑郁症加重的根源。
抑郁症虽难以治愈,但只要按医嘱服药,并保持积极心态,治疗仍然有可能取得成效。王晶透露,张国荣在治疗过程中并未积极配合,甚至“不太吃药”。他补充道,张国荣的治疗医生并没有采取强制性措施,只是开药方,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张国荣未能按时治疗的可能性。
除了张国荣患抑郁症的原因,王晶还谈到了一件事,这可能成为张国荣离世的最后一根稻草。张国荣曾宣布退出娱乐圈,但不久后,他因《金枝玉叶》重回公众视野。此时,已经是影坛老将的张国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凭借演员和歌手双重身份,深受观众喜爱。然而,在事业的巅峰时,张国荣却决心挑战新的领域,试图转型为导演。
为了拍摄一部兼具艺术性与观众喜爱的电影,张国荣利用自己在圈内积攒的资源,甚至得到了大陆一位“大哥”的支持。在他的帮助下,张国荣开始策划影片,并积极筹备。然而,就在一切即将就绪时,这位“大哥”因涉嫌违法被捕,导致整个项目的泡汤。王晶透露,张国荣当时显得异常沮丧,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去安慰自己的朋友们,心情陷入了深深的失落之中。
王晶认为,这一打击对张国荣的影响非常深远,可能正是这次事业上的巨大挫败,导致了他内心的崩溃。王晶的这一说法引起了广泛争议。许多网友反驳称,张国荣在《英雄本色》之前已经是亚洲的超级巨星,根本不存在因为感情取向等问题遭遇公众排斥的情况。王晶的言论被批评为带有过于负面的“贬低”色彩,仿佛是在否定张国荣在娱乐圈的巨大成就。
有网友甚至深挖两人过往的关系,指出王晶与张国荣的关系并不和谐,二人之间曾有过一些摩擦。据悉,王晶曾想请张国荣出演《英雄本色》的主角,但试镜后觉得不合适,最终选择了周润发。而张国荣也在后来的合作邀请中拒绝了王晶,直言不喜欢王晶的导演风格,这一切都让两人之间积累了不少私人恩怨。
因此,部分网友认为,王晶以张国荣死亡为话题进行节目讨论,更多的是为了借此引发观众的怀旧情绪,吸引流量,而非寻求真相。无论如何,张国荣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的离世虽然引发了无数猜测和讨论,但不论真相如何,他的贡献早已铭刻在影迷心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重温他参演的经典影片,铭记这位巨星为香港电影做出的伟大贡献,让他的光辉永不消逝。
信源:抖音@晶哥大讲堂
信源:人民网揭秘张国荣生前足迹 骨灰被同性爱人放在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