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娱叔
文 | 元景一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3岁的蔡澜在2023年6月25日安然辞世,香港四大才子在天堂再次团聚。对于这个消息,大家的反应并非如其他名人的辞世那般充满哀痛与惋惜,反而更多的是敬佩与赞赏,甚至有人在评论区不禁唠起了嗑,仿佛在回味蔡澜一生的传奇。
他的离世,仿佛是一个“预告片”,揭示了他人生的独特哲学——“快乐等死”并非空话。纵使他的人生充满了波折与遗憾,最终蔡澜却选择用一生的洒脱与自如,来展现那个无儿无女、放下所有包袱的“超脱”境界。
蔡澜的故事值得细细品味。他出生于1941年,在战火纷飞的背景下成长,少年时代的他常常伴随着空袭警报声入眠。一年生日,家人刚准备好生日蛋糕和红鸡蛋,忽然一枚炮弹落在了屋顶。混乱中,蔡澜的第一反应竟是迅速捡起鸡蛋来吃。多年后,他调侃自己那一刻差点“啃死”,这份从容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彰显了他非凡的个性。
尽管战乱和生活艰难,蔡澜的父母依然坚守乐观。父亲蔡文玄是《南洋商报》的编辑与诗人,母亲洪芳娉则是一位精通潮汕美食的能手。家中的餐桌,永远是温暖与治愈的源泉。每天,他在中英文双语学校的课堂间游走,这些文化积淀为蔡澜的才情奠定了基础。
14岁时,他的影评首次刊登在《南洋商报》,16岁便前往日本深造电影。22岁时,他来到香港,加入邵氏电影公司,担任制作经理。蔡澜的天赋不容忽视,在这里他积累了大量经验,甚至为经典电影《独臂刀》创意地使用面粉制造雪景,为片场的困境提供了巧妙的解决方案。这个举动让他赢得了业内的高度评价,成为电影制作的重要力量。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蔡澜在嘉禾电影公司担任制片、出品人等职务,推动了众多经典影片的诞生。尤其是功夫片的贡献,他的名字与《龙兄虎弟》《力王》以及《一个好人》这些不朽之作息息相关。
除了电影,蔡澜对美食的热爱几乎与电影事业同样深沉。言辞间,他自嘲与“菜篮”同音,仿佛命运注定让他成为食客界的传奇人物。现代社会,蔡澜不仅是美食评论家,还曾担任《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成为广大观众眼中的美食大师。他的书《人间好玩》,正如他的生活哲学,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然而,蔡澜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他的妻子方琼文离世,这对他打击巨大。更糟糕的是,他在为妻子治疗期间不慎摔倒,导致股骨骨折。身体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沉重打击几乎让他无法承受。之后,他搬离了充满回忆的旧居,入住香港瑰丽酒店,决定放下过去,迎接新的生活。
蔡澜深知,“钱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存的”。为了让自己和他人都能收获快乐,他捐赠了自己的藏品,甚至花钱支持流浪动物和身边生活困顿的晚辈。唯一留下的旧物,是1980年在云南茶山买下的普洱茶饼——它见证了蔡澜一生的跌宕起伏,也成了他最后的陪伴。
晚年的蔡澜无所畏惧,他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白天睡懒觉,夜晚抽烟喝酒,享受着人生中的每一刻乐趣。正如他所说:“人为了快乐,总是要牺牲一点健康的。”但这些“坏习惯”并未阻碍他活得潇洒快乐,甚至活到了83岁,长寿又幸福。
尽管蔡澜与同龄人可能没有太多共同话题,但他始终是无数人心中永远的话题。如今的他,已经成为年轻人心中的“心理咨询师”,微博、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日常和智慧。他的回答总是天真而真诚,仿佛是一个大男孩,对人生永远保持好奇与热爱。
蔡澜的一生,就像一部大男主的爽文:他没有什么复杂的剧情,只有令人艳羡的精彩。生活中的每一份快乐,都充满了自由与洒脱。鲁豫曾表示,最羡慕的人就是蔡澜。谁不渴望拥有他那样的潇洒一生,能够在晚年离去时无牵无挂,安然自得?
相信蔡澜已经在天堂展开了他的下一页,而他留给世间的,只有一块普洱茶饼和墓志铭上那三个字:“我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