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沧海阅铭
编|沧海阅铭
“本文所有信息均来源于权威媒体。”
耗费了整整11年心血、导演赵林山倾尽所有,只为还原历史真相的电影《731》,却在预告片仅仅30秒曝光后,就遭到了铺天盖地的抵制声浪。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抵制者竟然冠冕堂皇地宣称“这是为了孩子好”!
那么,究竟是谁在操控舆论,为什么要极力抵制这部讲述中国人惨痛历史的电影《731》上映?
赵林山导演为了拍摄《731》,不仅抵押了个人房产筹措资金,还带领团队翻阅了数万页珍贵历史文献。他曾透露,剧组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历史,实地走访了137位幸存者及其家属,搜集了上百份日伪时期档案资料。
为了细节精准,电影美术团队1:1复刻了731部队的解剖室、毒气实验室,甚至连墙面瓷砖的纹路都参考了战犯口供中的手绘图纸。
无数个难以熬过的黑夜,支撑赵林山坚持拍摄的力量,来自他采访“石井四郎墓”时,石井亲属那句令人心酸的话:“挨打的人都忘了,被打的人还需要记得吗?”
赵林山说得清楚:“我们拍的不是商业片,而是用电影语言构建一座历史的证据库!”
这样一部真实、直面侵略历史的电影,去年11月预告片刚刚发布没多久,就遭遇大量抵制声浪。
不少自称“家长”的人发文抱怨称:“电影画面太血腥,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甚至还有营销号编造“看电影会让青少年变暴力”的谣言。
与此同时,还有一批历史虚无主义者公开质疑影片的真实性,称731事件是“虚构”,电影扭曲历史!
可笑的是,731事件作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历史事实,怎可能是编造?这些所谓的“家长”真的在为孩子考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图,令人细思极恐……
预告片发布后,络迅速涌现大量机器人账号,极力将《731》污名化为“反日宣传”,并混淆731部队与普通日军罪行的界限。
国家安全机关透露,某境外NGO通过资助所谓“历史研究项目”,向中国高校学生灌输“731部队是虚构”的错误观念。
此次电影抵制中,部分账号重复使用该组织的惯用话术:“过度强调历史会妨碍中日友好”“铭记苦难是狭隘的表现”。
国防大学教授戴旭在访谈中指出:“污名化历史题材作品是认知战的典型策略。当《731》被贴上‘血腥’标签,当南京大屠杀被轻描淡写为‘过去的事’,我们正在失去定义历史的主动权。”
令人心寒的是,一些抵制的“家长”坦言其实只看了部分预告,纯粹是出于“怕孩子受心理创伤”的盲目保护欲。
正是这份盲目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制造了大量负面舆论。
网友犀利反驳:“用‘血腥’作为遮掩历史的借口,就是教孩子用‘遗忘’来面对伤害。当年731部队在东北设立‘少年训练所’,强迫中国儿童接受奴化教育。今天如果我们主动封锁历史,又与侵略者有何区别?”
在抵制浪潮中,不少账号频繁发出“731推动医学进步”等荒谬言论,且虚拟地址遍布国内外多个城市。
更有自媒体将《731》电影污蔑为“煽动民族仇恨”,试图将历史反思妖魔化为“对立情绪”。
事实上,汉奸势力早已浮出水面。电影即将上映,他们坐立不安。
回顾历史,早在2005年,导演牟敦芾筹备拍摄731题材续集《黑太阳731》,却在开机前一个月突然因“心脏病”去世。他生前曾透露,接到过不明电话警告。
2012年,纪录片《731部队——恶魔的饱食》剧组在黑龙江取景时,设备多次遭不明身份者破坏,胶片险些被盗。
这些“巧合”背后势力无一不想阻止历史真相被揭露。
《731》拍摄过程中也遇到重重阻力——投资方突然集体撤资,制片人在采访中透露,某影视公司原本承诺投资8000万,却以“题材敏感”为由毁约,背后疑有境外势力施压。
为了维持拍摄,赵林山抵押了北京两套房产,剧组成员和演员几乎全部零片酬,但没有一个人退出。
网络曾曝光一封匿名邮件,称“某日本财团愿出10亿人民币,要求删除所有毒气实验镜头”。
还有传闻称,剧组在2023年收到了“海外投资机构”的收购剧本邀约,条件竟是将731部队的行为定义为“战争时期的特殊科研”。
这无疑暴露了那些势力害怕的不是电影,而是被揭开的历史伤疤。
那么,731部队的罪行到底有多残忍?为何至今还有人竭力掩盖?
731部队在侵华期间,残忍地用8000多名中国人、朝鲜人和苏联人做活体实验,包括毒气试验、冷冻解冻实验、细菌感染等。
档案显示,他们曾剖开孕妇腹部观察胎儿反应,将健康人的血液抽干注入马血,甚至在活体身上做手榴弹爆炸实验。
这些暴行被《伯力审判档案》记录,尽管日本右翼称之为“战争宣传”,但剧组找到当年日军军医的日记后,才得以真实影像化。
731部队还曾在浙江、湖南空投携带鼠疫杆菌的跳蚤,导致20余万人死亡,部分疫区至今细菌仍未消灭。
哈尔滨平房区“细菌弹壳制造厂”的遗址下,炭疽杆菌孢子仍具活性,成了地下的“定时炸弹”。
这种生物战的后遗症不仅是身体的伤痕,更是民族的耻辱。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国内某些平台竟然出现“731旧址打卡拍照”的现象,前几年甚至有明星参拜靖国神社,种种迹象表明,很多人已淡忘历史。
《731》电影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还原历史,更是为今天敲响警钟:
若历史被遗忘,悲剧便有重演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