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乐正式“退圈”的那一年是2016年。当时他已经36岁,刚刚被提拔为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全媒体部的副总监。按这发展速度,他离进入台里的核心层几乎只有一步之遥。可就在此时,他却突然递交了辞呈,选择离开了在广东台度过了整整11年的岁月,把自己作为“王牌主持人”的身份也彻底放下。很多人都没能理解这一决定。
《今日关注》是广东珠江台的标志性栏目,已经播出了整整20年,薛乐作为其最早的一批主持人之一,与郑达齐名。自加入以来,他的主持风格一向稳重如机器,语言清晰、反应迅速、口误极少,控场能力更是无可挑剔,是大家眼中的“台柱子”级人物。早年有不少忠实观众曾说,如果他再放开一点,早就把郑达比下去了。可他从不抢风头,也始终保持低调,宁愿让自己平稳发展,而不是去追逐过多的个人荣誉。
尽管如此,能够坚持在《今日关注》主持整整11年,薛乐早就不仅仅是“能力强”三个字能解释的简单问题了。那是一种持续的坚守,是对工作的执着与对节目内容的严格要求,日复一日地抗压、拼搏与自我磨砺。可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也让他疲惫不堪。
辞职后,薛乐并没有像许多职业人士一样选择“东山再起”,也没有继续去其他大平台寻找一份更安稳的编制职位。相反,他选择回归家庭,投身家庭生活,成为了妻子刘颖婷背后的“幕后经纪人”,也是儿子的“私人教练”。他曾直言不讳地说过:“做主持多年,连年夜饭都没机会和家人一起吃,最长的假期也不过两天半。”这种工作强度和生活的消耗,很多人是无法体会的。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关注》只是薛乐众多工作中的一部分。他还曾主持过《新闻最前线》《热点追踪》《超级采访车》等多档重量级节目,广州亚运会的开闭幕式、国庆60周年的阅兵式等重大活动,也都能看到他挺立在台前的身影。可以说,在那段时间,几乎每一个广东台的重大时刻,都少不了他的身影。然而,在他决定离开的一刻,什么也没带走,仿佛悄然无声地退出了舞台。
许多人都在好奇,薛乐是否后悔做出这个决定?如今答案已经很明了。
时光飞逝,九年过去,薛乐不仅成为了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还涉足了电商,开店、直播样样都做得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他变成了儿子的全职爸爸,这个身份,不是别人轻易能拥有的。2018年,他与妻子刘颖婷迎来了儿子的出生,但孩子不幸被诊断为先天性语言迟缓,这对夫妇来说是沉重的打击。然而,薛乐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坚定地承担起责任,用尽全力去帮助孩子,耐心地训练他的语言能力,帮助他建立社交技能,逐步破开孩子孤独的心墙。
如今,他的儿子已经活泼开朗,并即将迎来小学生活。说白了,薛乐不仅帮助了自己的孩子走出困境,也救赎了自己。
其实,早在遇到刘颖婷之前,薛乐的“人生剧本”就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两人是在《今日关注》共事时认识的,当时刘颖婷只是一个实习生,而薛乐已经是资深主持人。一个是初出茅庐的新人,一个是全台仰赖的“前辈”,这段感情当初并不被看好。但薛乐并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坚信自己能走一条不一样的路,最终在2011年低调结婚。
为了支持妻子的事业,他甘愿将家庭的责任背负起来,在背后默默付出。刘颖婷也没有让他失望,她从实习生成长为珠江台的综艺主持人,并逐渐担任多档栏目的制片人,逐步成为台里的核心力量。她主持、策划、制作多面手的能力让她在台里变得不可或缺。而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薛乐的支持与帮助。
除了照顾家庭,薛乐还积极参与自媒体公益,关注留守儿童和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比许多依然身处职场的新闻人更加敏锐、真实。而正是这种真诚,使得他在直播间一开口便能吸引大量粉丝。他的成功,不是依赖技巧,而是源于内心的真诚与坚持。
有人说,薛乐是被迫“逃离主流”,也有的认为他错过了事业的巅峰期。可是,如果从更准确的角度来看,他其实是在找回自己内心的节奏。曾经,连年夜饭都难得和家人一起吃的薛乐,如今可以在家亲手为孩子做饭;曾经深夜在直播车里写稿的他,现在则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拍短视频,甚至还为朋友的节目打广告。
这算是人生的落差吗?不,这恰恰是归属,是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回归。回归到人应该拥有的生活状态:既能全力以赴,也能停下来享受生活,既能冲刺,也能守护。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他没有继续待在聚光灯下有些可惜,但薛乐自己并不觉得。这不是放弃舞台,而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站在舞台上。没有摄像头、没有提词器,但他的声音依然坚定有力。正如他在《今日关注》中曾说过的一句话:“信息再快,也别忘了人心的温度。”
谁说退场不是一种胜利?或许,这才是他最理想的人生剧本。没有活在别人为他设定的模板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愿意为爱人退让,也有能力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若时光能够倒流,你是否愿意像薛乐那样,亲手写下一个没有人预设,但却充满温暖的人生剧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