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迎来最终大结局,尽管给人憋屈感依旧。剧情层层推进,直到最后,洪亮才终于揭露了身边的所有人都是狼,而万海的死因更是扑朔迷离。随着烂尾的出现,这部剧甚至引发了热搜话题。导演在微博上承认了不足,表示演员的选择存在问题并且正在反思。这是在说谁呢?
不可否认,剧集的烂尾与编剧和导演的责任息息相关。然而,回想起剧集刚开播时,张译饰演的检察官角色并非人人买账。有观众表示:“张译怎么又来查案了,感觉有点腻了。”《狂飙》才刚刚播出两年,按照道理,“安欣”这一角色的红利期还没有过,为什么演员却早早被批腻呢?
其实,有些演员凭借着一两个成功的角色,好像拿到了“免死金牌”,无论后续作品如何,甚至演员本身是否努力,观众的宽容度仍然很高。而在他们遭遇争议时,个人事业的影响也没有那么大,他们仿佛能“免死”一样。
这种所谓的“免死金牌”效应,有时源自角色的光环,有时则是因为触动了集体的情感记忆,具备一种情怀杀的力量。张译在《狂飙》中的“安欣”从青年警察一路到白发刑警,他对正义的执着成为了一种符号。尽管为了追凶不惜牺牲一切,甚至不顾家庭,他的形象却也因为过度神化,缺少了复杂性,给观众带来了距离感。因此,尽管角色高大上,张译的表现未必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回味空间。
近年来,张译的角色几乎都在法制剧领域,警察或检察官,导致角色同质化的问题愈发严重。这种重复性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因而红利期逐渐缩短。张译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今年4月,在华表奖的领奖时,他提到:“这些年上映了太多作品,太密集,甚至有些担心自己会感到烦。”他希望能暂停下来,回归生活,寻找新的突破。
同为中生代演员,张译宣布暂时息影,而沙溢却凭借“免死金牌”而获得了长期红利。《武林外传》中的白展堂让他从情景喜剧演员一跃成为主流演员,这一角色给沙溢带来了长达20年的红利。虽然白展堂之后沙溢很少出演出圈的主角,但他在综艺圈风生水起,成为了热门综艺的常客。而且,随着减肥后的形象改善,观众对他也更加喜爱,甚至在综艺中总会看到他“像老白一样”的亲切感。
白展堂与沙溢的契合度极高。白展堂胆小却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明明是盗圣,却甘愿做一个小跑堂,志向简单,却有着真实的朋友和一份深藏的爱意。这种角色的接地气感让观众感到亲切,情景喜剧的超长尾效应也让沙溢的演艺生涯延续了很久。沙溢的幽默感和人设与白展堂相得益彰,使得他不仅在剧中活灵活现,在综艺中也如鱼得水,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而张晚意则是另一种“免死金牌”的代表。《觉醒年代》中的陈延年让他一跃成为了演技派代表,甚至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的英雄人物。陈延年“宁死不跪”的英勇事迹深刻印在人们心中,甚至连他牺牲的那一幕,也成为了演技教科书。在这之后,张晚意凭借陈延年一角被选中出演其他正剧,逐渐走红。
但和沙溢一样,张晚意也遇到了同质化问题。无论是在《长相思》中的“玱玹”,还是在《似锦》中的“郁锦”,他似乎一直在演绎类似于陈延年的角色。即便如此,观众依然能给他带上“陈延年滤镜”,对他的评价有所宽容。张晚意虽然凭借陈延年的红利在一段时间内吃到了好处,但随着年龄增长,是否能够继续保持“免死金牌”效应还未可知。
然而,也有一些演员,即使手握“免死金牌”,最终也未能避免事业的低谷。例如张翰,凭借《一起来看流星雨》一剧,成为了初代顶流,并且也因此获得了大量资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一直未能跳出“霸总”的角色定式。无论是在《剩女的代价》还是《杉杉来了》中,他总是扮演类似的角色,这让观众对他的印象逐渐产生疲劳感。虽然他曾试图转型,在《战狼2》中饰演硬汉,但最终还是未能摆脱对“霸总”类型的痴迷。
2017年后,他曾参与一些不同的角色尝试,但始终未能突破同质化角色的局限。直到2025年,他出演的《东八区的先生们》因为角色不符,遭遇了惨败。张翰的“免死金牌”也因为自我膨胀和不思进取而逐渐消耗殆尽。
相比之下,胡歌则打破了“免死金牌”的局限,成功突破了自我。在《仙剑奇侠传》之后,胡歌的演艺生涯并没有被局限于古装剧,他在《伪装者》、《琅琊榜》等剧中的表现让他成为了实力派演员。而他的转型成功也离不开他对演技的追求和不断突破。
与张翰的固步自封不同,胡歌始终保持着对挑战的渴望,不断调整自己的事业轨迹,最终实现了从古装剧小生到权谋剧、现代剧的跨越。
“免死金牌”究竟是否存在呢?其实,这种效应更多是基于观众的宽容度,而这种宽容度也受到演员自身不断努力和市场环境的影响。正如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形象依然深入人心,但他也曾因“卖片”而面临争议,李小璐也因“做头发”事件而几乎难以复出。
所以,真正能够“免死”的,永远是演员的实力与修养。无论是角色带来的光环,还是时代赋予的机会,都无法替代演员个人的努力和真实演技。
E姐结语:
能够遇到好角色,确实是演员的幸运,但“免死金牌”并非真正的保障。就像张译这样的演技派演员,也会面临角色同质化的困境,好的角色固然重要,但一旦被固化,可能反而让演员的表现受限。如今,影视行业逐渐下行,演员的选择越来越少,市场化的创作模式让同质化作品层出不穷,演员转型的难度也日益增加。
“免死金牌”并不是终点,反而应当是演员的起点。在被记住之后,演员更应该提升自己,拓宽演技的边界,这样在下一个好角色来临时,才能更好地接住它,真正立足于演艺圈。
张译就是这种追求的榜样,除了天赋,更多的演技都来自于扎根生活、对世界和人性的观察与洞察。面对流量和荣誉,演员的选择至关重要,而懂得如何在成功之时适时后退,也同样重要。
今天的深夜话题:
你觉得演员真的能有“免死金牌”吗?
来评论区聊聊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的话请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