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许多公众人物的离世不同,杨少华的最后一天充满了不同寻常的忙碌。那一天,尽管身体状况已经不佳,杨少华还是坚持坐着轮椅参加了某饭店的开业庆典。回到家后,他在三儿子杨伦的陪伴下,录制了一段带货视频。这样的一天,虽然看似繁忙且充满活力,却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一些人认为,杨少华的家人似乎在利用他最后的时光,逼迫他参与公开活动,尤其是在炎热的夏日里,老爷子顶着烈日,身体吃不消。许多人开始质疑,是否他的孩子们正在榨取老人的“最后价值”,甚至觉得这样的安排过于冷酷。
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些人则认为,杨少华在年事已高的情况下,仍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且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生活态度无疑是一种难得的福分。尤其是在没有经历病痛折磨的情况下,能够安详地告别这个世界,是一种难得的幸运。
无论如何,杨少华的离世还是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惋惜和怀念。作为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艺术家,他的去世不仅令曲艺界感到失落,也让许多曾受他提携和帮助的后辈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哀悼。包括一些我们熟悉的相声艺人,亲自前往杨少华的灵堂吊唁,送他最后一程。
其中,德云社的相声演员高峰与杨少华的交情尤为深厚。7月11日凌晨,高峰亲自前往殡仪馆送别杨老爷子,随后写下了一篇长达两千字的文章,深情缅怀杨少华,同时为他所遭遇的争议进行澄清与正名。
jrhz.info在文章中,高峰提到,每当相声界的老前辈离世时,他内心的脆弱神经都会被触动,更何况是像杨少华这样为相声艺术的发展做出深远影响的人物。高峰尤其指出,尽管如今的媒体常常称杨少华为“相声泰斗”或“相声大师”,但在他看来,这些标签或许不够贴切。他更愿意称杨少华为“相声老艺人”,因为杨少华的表演风格朴实、自然,亲切感十足,仿佛家里的一位长辈,亲切又不造作。
高峰在文章中还特别提到了杨少华作为丈夫和父亲的一面。他回忆道,杨少华从不让妻子看自己的演出,因为他害怕妻子看着自己在台上扮演男扮女装的角色时会感到难受。而每次演出结束回家,杨少华的妻子总会说一句“受累的回来了”,这一句简单的话语便足以表达夫妻间深厚的感情。遗憾的是,杨少华的妻子已经去世,而他自己也在独自度过了22年的孤独生活。
高峰还写道,杨少华在父亲角色中的表现同样感人。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为了给年幼的儿子杨威吃上一顿西餐,杨少华竟然卖掉了自己的衣服,为了让儿子吃上一顿四菜一汤的西餐。虽然这种行为让儿子至今不再吃西餐,但这也展现了杨少华身为父亲的无私和爱。
除此之外,高峰在文中还列举了多项“证据”,试图澄清杨少华是否真的如某些人所称,属于郭荣起的门下弟子。杨少华的背景一度成为相声界的“悬案”,至今依然未能完全解开。高峰不遗余力地举出了一些事实来证明杨少华确实有过师承关系。
第一,郭荣起曾与杨少华及其徒弟朱永义、张永久一起拍过合影,且在许多其他的合照中,郭荣起和杨少华也常常同框。第二,杨少华曾在郭荣起的指导下捧过哏,且有剧照为证。第三,相声大师常宝霆,郭荣起的内侄,也是郭荣起的大徒弟,曾明确表示过杨少华曾给他捧过哏,且有录音存证。第四,2017年,天津电视台举办了纪念郭荣起诞辰百年的相声大会,杨少华作为郭荣起的弟子被邀请参加,而同场演出的还有郭荣起的其他弟子和家属,大家对此毫无异议。
尽管高峰在文中提到,这些“证据”或许无法定论,但他认为,若把这些事件综合来看,或许真相并没有那么复杂。
今天早上,杨少华的儿子杨议在答谢来宾时,感慨地说:“他是一个民间的优秀艺人,受常家的提携,马家的栽培,侯家的关爱,走到今天,他无愧于他的艺术人生。”
杨少华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艺术遗产依然长存。愿杨老爷子一路走好,永远铭刻在观众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