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0日的济南,各大影院早早就挤满了前来观看的观众。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戏迷,也有手举“佩斯老师我们长大了”灯牌的年轻90后。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期待陈佩斯执导并主演的喜剧电影《戏台》在济南站的全国路演。当陈佩斯与主创团队黄渤、余少群、陈大愚、徐卓儿等人一同登上舞台时,现场掌声雷动,久久不息,这不仅是对这位喜剧艺术家的致敬,更是对一代人集体记忆的热烈唤醒。改编自同名经典话剧的《戏台》定于7月17日全国上映,这部作品凝聚了陈佩斯十余年的心血,旨在将熟悉的故事向更广泛的观众传递。
在活动中,陈佩斯表示,观众的笑声是他最大的成功。这次电影化的尝试延续了他“为老百姓带来欢乐”的创作理念,但将一部成熟的话剧改编成电影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将集中和浓缩的场景进行分解,需要将戏台上发生的故事扩展到整个戏园,从前门大街一直延伸到后台。这个过程中,我们增加了许多环境元素,但一旦空间转换,原本的话语逻辑可能就完全被颠覆,”他坦言。
关于影片“喜剧外衣下的悲剧内核”,陈佩斯举例阐释了创作过程中的深刻打磨。他提到,金啼天在听到大帅对艺人的侮辱后,提前觉醒的情节,揭示了创作的更深层面:“完成环境分解的难度相对较易解决,而剧本的提升才是真正的挑战。就像拧螺丝,我们在原剧本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扣,完成了一次反转,使得人物在受到辱没时所释放的戏剧张力更为强烈。”
黄渤在现场分享了自己扮演“大嗓儿”的幕后故事,首次透露戏曲演员的艰辛:“我确实感受到了戏曲演员的不易,那些唱段调门都很高,装扮时还要勒紧头部,真的很痛苦——用湿布勒紧时,声音就像咯吱的响声一样。整天都要这样演出,我常常感到头晕目眩!”在观众的热情欢呼中,黄渤即兴演唱京剧选段,字正腔圆的唱腔赢得了阵阵喝彩。有观众感慨,影片开场时大嗓儿与那笼热气腾腾的包子,就如同打开时空之门的钥匙,瞬间将我们拉入了那个年代。
电影《戏台》的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讲述了五庆班携名角儿金啸天准备演出《霸王别姬》,却意外不断。戏班班主、送包子的伙计、视察的大帅、名角金啼天、戏院经理、候场的花旦、逃跑的六姨太以及恶霸刘八爷等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命运错综复杂,编织出了一出荒诞而充满喜感的喜剧。这部影片由陈佩斯、黄渤、姜武、尹正等人主演,并邀请杨皓宇特别演出,余少群、陈大愚、徐卓儿等人参与,尹铸胜友情出演,以错位设定呈现了一系列的精彩笑料。
在路演的现场,热情高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