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真是没想到, 即使是被万人敬仰的宗庆后,其后人也难逃“血脉亲情,比不上金钱一丝”的戏码。
2024年2月,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被曝与世长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消息传出时,媒体铺天盖地哀悼这位“人民企业家”,经过他一手创办的娃哈哈,已经成为几代人共同记忆中的经典品牌。
然而,仅仅一年半后,一场爆炸性的官司,却打破了原本该有的宁静。
宗庆后与宗馥莉
三位“私生子”涌现,上演“抢班夺朝”戏码
前段时间,突然有三个身份不明的人—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自称是宗庆后的“非婚生子女”,也就是咱们日常所说的私生子。
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现身既不是感念这位伟大的生父,也不打算帮忙打理的娃哈哈集团,而是为了争抢财富。
据公开信息显示,他们带着价值21亿美元的信托诉讼材料,杀入香港高等法院、杭州法院等地提出遗产继承诉求。
这三人的目标很明确, 冻结18亿美元资产、索赔利息和损失,并要求继承娃哈哈近30%的股份。
此事一经报道,瞬间引发了舆论哗然。
最先引起关注的是这三人突然现身的方式。
根据香港法院的材料显示,三人提出宗庆后早在2003年就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了一笔信托基金,三人是唯一的受益人。
jrhz.info报道
然而这笔基金如今少了3亿美元,更有近110万美元的资金在宗庆后去世后被人转出。
因此,三人就把整件事的矛头对准了宗馥莉。
与此同时,三人还在杭州打起了继承权官司。
他们引用《民法典》中关于” 私生子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继承权”的规定“狮子大张口”,主张宗庆后留下的娃哈哈股份必须依法分割。
众所周知,宗庆后在去世前共持有娃哈哈集团29.4%的股份,按照市值估算,接近200亿人民币。
如果诉求成立,娃哈哈的股权结构将被彻底改写,而他女儿掌握的控股地位也将被动摇。
对此,其宗馥莉方面的回应也并不含糊。
她拿出了一份亲笔遗嘱,表示当前的一切行径并没有“踩线”。
但这份遗嘱也不是无懈可击。三位"见证人"均为娃哈哈集团旗下的高管,从程序上来讲,也有可以博弈的空间。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场案件背后还有复杂的家庭关系。
宗馥莉
“私生子”来路揭晓,竟均是美国籍
据调查,三位原告的母亲名叫杜建英,是娃哈哈早年的高管,学历背景不错,曾是宗庆后非常信赖的人之一。
杜建英一度还负责娃哈哈的海外业务,并长期与宗庆后保持密切私人关系,一度被人称为“隐婚伴侣”。
有意思的是,这冒出来的三位“私生子”均为美国籍,早年随母赴美,成长于海外,如今各自在投资、科技、电商等领域创业发展。
过去从未介入娃哈哈事务,如今突然现身索取信托与股份,难免引发外界争议。
毕竟,他们的行为是否真为寻求公道,还是打着血缘旗号争财产,没人知道。
娃哈哈集团
至于舆论之所以会爆发的这么激烈,主要是因为这三位原告毫无预警地公开指控,并在法律未定论之前即启动“冻结资产”、“继承股份”的操作。
与此同时,他们试图通过双线作战,香港起诉冻结信托资产,杭州起诉继承股份,将宗馥莉与娃哈哈推入多线应诉的困局。
至于信托到底是否真实存在,是否为宗庆后正式设立,目前尚缺乏充分书面证据。
反观另一边,宗馥莉的律师也指出, 该笔信托更多是一项企业海外发展预备金,从未正式设立家族受益机制。
而所谓的转账金额110万美元,也未超出娃哈哈正常的海外运营范畴。
关于股权继承的问题,目前宗庆后留下的股份多数登记在母亲施幼珍名下,并已通过股东会程序转交宗馥莉。
宗馥莉
即便亲子关系成立,是否具备法定继承资格仍存在巨大争议。
而三人所提出的“血缘身份”,目前也未通过DNA验证。
他们申请提取宗庆后生前在医院保存的血液样本以进行DNA比对,但法院是否允许仍未可知。
如果结果证实并无亲子关系,这场轰动一时的诉讼很可能会反噬他们的名誉。
反观宗馥莉,在父亲去世后一步步担起了公司的重担。
她的上位并非空降,而是从车间学徒做起,再到独立创办宏胜饮料,十多年间一步一步走上集团掌门人之位。
她推动改革、裁撤落后工厂、重整品牌、优化产线,甚至在2024年让娃哈哈营收重回700亿,同比增长40%。
然而,就在企业稳住阵脚,准备转型升级之际,却迎来了“兄妹”索权、舆论夹击、信托冻结、官司缠身的多重危机。
宗庆后
如今,外界的目光、资本的猜测、媒体的炒作,无疑都加剧了她当前的处境。
但奇怪的是,即便公司处在如此风口浪尖,娃哈哈的日常运营并未崩盘。
供应链依旧正常运作,经销商体系未被抽离,新品依旧发布如常。
原因在于宗庆后早已为公司埋下稳固的制度基础: 企业不上市、不引入外资、不做股权融资,只靠现金流生存。
而这一做法也对应了王健林当年所说的“富贵险中求”。
娃哈哈
要知道, 当年这种“保守做法”可是没少被人嘲笑,如今看来却成为了最成功的一招“险棋”。
在复杂局面下,不上市就意味着外部金融资本无从干预,公司股权结构清晰,继承争议对企业运营影响有限。
宗庆后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的现金管理、渠道控制、稳定分红,如今成为抗击风波的关键支柱。
更重要的是,宗庆后从未让娃哈哈真正成为一个“家族企业”。
宗馥莉的接班是长期培养的结果,而不是血缘继承的特权。
反而那些所谓“宗氏后代”,从未在企业中留下印记,却在遗产问题上想一夜间掌控话语权,实在有点太过分了。
信源:中国商报 2025年7月14日关于“宗馥莉被起诉!150亿元遗产争夺战上演!娃哈哈发声→”的报道
信源:中国商报 2025年7月14日关于“宗馥莉被起诉!150亿元遗产争夺战上演!娃哈哈发声→”的报道
信源截图
结语
尽管遗产分割是法律问题,可公司经营不是。
对于那些企图通过法律空隙谋取利益的人,社会不该无条件宽容。
一个公司靠的不只是资产和技术,更是信任和传承。
宗庆后曾经说,“企业要活100年”,如今的娃哈哈,确实走到了分水岭。
尽管宗庆后去世,留下了企业与家庭的双重遗产,但他所构建的制度护栏并未坍塌。
如今,虽然宗馥莉还没有展现出能够媲美生父的手腕,可也稳住了企业的底盘。她不是没有问题,但至少在目前,她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