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狂飙》播出后大受欢迎,但随之出现了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这部本意在扫黑除恶的剧集,反而让正派角色的口碑远不及反派。观众普遍觉得反派形象更为立体且丰富:大哥高启强既冷酷又讲义气,大嫂陈书婷既妖娆又干练,气场十足,弟弟高启盛则聪明狡黠,做尽坏事却又让人难以忽视……这些反派角色被塑造得鲜活生动,充满张力。相比之下,正派代表刑警安欣虽然演得稳重认真,但相较之下,形象显得平淡无奇,难以激起观众共鸣。按理说,扫黑除恶题材应以正派为主旋律,但为何反派角色却成了最大亮点,赢得了更多人气呢?
首先,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像安欣这样的警察?
剧中的安欣出生背景端正,秉性正直,业务能力出众,天性善良,整体形象契合一个理想正面人物的标准。然而,剧情中的安欣却时常给人一种脱离现实的感觉,仿佛并非现实中的警察那样真实可信。
在事业方面,安欣背靠副局长的叔叔和未来的局长岳丈,具备极佳的资源和人脉优势,且自身能力不凡,经历了刑侦警察的重要岗位磨炼。按理说,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应使他光芒四射,成就一番事业。可现实却是,安欣混成了一个平凡甚至有些不起眼的交警。特别是他那头显眼的白发、那种沉闷压抑的状态和“苦逼”形象,让观众难以理解和接受。即便再差,也不至于落得如此惨淡吧!毕竟,他背后的副局长叔叔和未来局长岳丈一直活跃且升职顺利,这让他们怎么看都觉得尴尬。
情感层面,安欣拒绝了孟钰,回避了高启兰,让小五苦苦守候多年。表面看似他为事业舍弃爱情,显得高尚伟大,但情感的缺失也意味着人物温度和真实感的减弱。孟钰为了他从北京远回京海,主动表白;高启兰苦等二十年,暗示情愫;小五默默陪伴并暗恋了他多年,然而安欣却浑然不觉。仅仅从高启兰和小五的二十年等待来看,这段无声的付出与期盼,令安欣那所谓伟光正的形象打了极大折扣。
如果说高启兰的黑道家庭背景令安欣有所顾忌,或者小五始终与他同事却无情感火花,这些都能理解。但安钰作为青梅竹马,家庭条件优越,现实中“追她的人恐怕能排满京海街头”,却被安欣主动抛弃。若放在现实生活里,没人会相信有如此冷漠无情、情商低下的男人。
高启强曾对安欣说过:“如果不喜欢,也该跟她(高启兰)说清楚,毕竟她等了你二十年。”没想到,黑道大哥都说出了带有人情味的话,而安欣这个“正义化身”反倒选择逃避现实和感情,冷漠拒绝。坦白说,这样的人,实在不值得高启兰和小五的深情等待。
jrhz.info其次,为什么反派比正派更让人产生代入感和现实感?
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影视作品的人物塑造趋向多元复杂,不再是过去那种黑白分明的对立。现实生活中,除了黑与白,还存在着难以忽视的灰色地带,许多时候我们自己都难以完全区分清楚善恶。这一点上,《狂飙》敢于大胆地为反派铺设多条剧情线,让他们在灰色地带游走,反而为剧情增添了深度和张力,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和现实感。
其一是亲情线贯穿始终。高启强、高启盛、高启兰三兄妹无论经历多少苦难、矛盾和风波,亲情始终紧密相连。大哥对弟妹无微不至的照顾,弟弟为大哥赴死洗白,妹妹对兄长的关爱,剧中有无数细腻生动的亲情桥段。唐小龙、唐小虎的兄弟情谊几乎掩盖了他们在黑道中的残酷无情。即便高启强与继子高晓晨、养女黄瑶反目成仇,观众反倒更同情他,责怪更多倾向于高晓晨和黄瑶。
其二是义气线贯穿始终。高启强身边忠心耿耿的手下们至死相随,根本原因是他那种重义气、重情感的江湖本色。唐小龙替他蹲牢狱6年,他出狱后便对其加倍回报;对出狱老默赠予鱼档,展现了雪中送炭的温情。高启强的义气一方面源于其天然江湖性格,另一方面通过自我修炼不断放大这种情义的力量。虽然后期夹杂了些手段和心机,比如对老默的控制,对老爹的反控制,多少削弱了他义气的纯粹性,但整体来看,高启强的重情重义人设仍然立得住。
许多观众在谈论《狂飙》时都会说:尽管高启强是黑道大佬,但并不觉得他是“坏人”,也不会产生太强的厌恶感。虽然这让剧集的扫黑除恶主题略显暗淡,却真实反映了观众内心的复杂情感。这也说明了反派角色为何代入感和现实感更强,揭示了他们人气爆棚的深层原因。
最后,能否让正派角色拥有更大张力和赋能?
《狂飙》的主题契合当下扫黑除恶的社会大环境,但正面主角形象不够出彩,反倒让反派抢尽风头,这无疑令人觉得有些尴尬和难解。由一个旁观者角度来看,正派人物安欣的形象塑造还有提升空间。
安欣的性格可以更加刚毅硬朗,这样更贴合刑警的职业形象。剧中他的一举一动、口音和形象给人感觉软弱、文弱,与我们印象中那种干练利落、雷厉风行的刑警相去甚远。正如另一部大剧《破晓东方》中陈毅形象出场时那种代入感不足的尴尬感,安欣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安欣的情感线可以更为坦率和热烈,彰显刑警敢爱敢恨的特质。既然剧中安排了三位深爱他的女性,且有二十年的坚守等待,这样的情感设定绝非寻常。若能将安欣的情感刻画得更有张力,更富有激情和纠葛,反而能增色不少。反观高启强对陈书婷的深情厚意,那份真挚细腻荡气回肠,正反人物的感情塑造落差如此之大,安欣若不加强,难怪不及高启强讨喜。
安欣的经历线也应更加丰富激荡,避免剧情中出现断层和跳戏感。剧中他从刑警转为交警,过了十多年又升为宣传科长,这些时间跨度和身份变换没有充分铺垫,显得生硬且令人迷惑。剧组虽然暗示他这期间卧薪尝胆、搜集坏人材料,但表述过于含蓄。实际上,如果安欣只是普通交警和宣传科长,缺少刑侦主业的支持,他很难有渠道和资源去搜集犯罪证据。故事也不是武侠小说,主角经历短暂蛰伏后大幅崛起,因此这段经历应有更多精彩细节和合理衔接,才能让人物形象更完整、剧情更流畅。
总之,唯有将正派角色塑造得更加立体丰满、生动鲜活,才能与反派形成强有力的对峙,抢回观众的关注,真正诠释和彰显扫黑除恶这一题材的核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