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笔下,塑造了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人物形象。
豪迈正直的郭靖,专情深沉的杨过,风度翩翩的王语嫣,宛若仙子的娇美小龙女,还有机智多情的韦小宝……
这些角色仿佛脱胎于现实,不仅在无数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更是深深扎根在我们心灵深处。
在这些形象之中,韦小宝无疑是许多男性心中的偶像。他不仅财富丰厚,腰缠万贯,更得到了皇帝的极度信任。七位貌美如花的妻子,个个如天仙下凡,令人羡慕不已。
在他的妻子中,阿珂尤为倾城,她与韦小宝同门师父便是那位声名显赫的九难师太。
这位师太气质矜持且自负,武艺高强,是江湖中顶尖的高手之一。她毕生致力于推翻清朝,恢复明朝,对清朝的仇恨深沉如海,似乎永远无法释怀。
她的仇恨根源,源自家国之恨,而金庸塑造她的人物原型正是历史上崇祯皇帝的爱女——长平公主。
在梁羽生的武侠世界里,同样存在一个以长平公主为原型的角色——独臂神尼。她曾遇一神秘异人,练得绝世武功,创建了邙山派,收徒八人,个个武艺高强,晚年独创玄女剑法,令人闻风丧胆。
无论是九难师太还是独臂神尼,皆是作者基于长平公主历史人物的艺术虚构,而真正的长平公主,命运远比小说中更加悲惨。
历史上的长平公主,被自己的父亲崇祯皇帝亲手斩断手臂,昏迷中侥幸活命。清军击败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将明朝的公主嫔妃安置于宫中,长平公主亦在其中。
随后顺治皇帝将她许配给周显,怀孕五个多月时因病早逝,年仅十七岁。
她的一生令人唏嘘,我们不妨细细回顾。
明朝末年,天下动荡不安,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犹如在狂风中摇曳的枯草,命运悲惨而无可挽回。
面对内忧外患,崇祯皇帝心中无比痛苦,拼尽全力欲挽救大明,却终究力不从心。
内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虎视眈眈,外有多尔衮率领的清军铁骑压境,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天灾不断,旱灾、瘟疫、饥荒轮番肆虐,折磨着崇祯的心神。
他该如何掌控这艘摇摇欲坠的明朝巨轮?
经过深思熟虑,崇祯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山海关镇守的吴三桂身上。谁曾想,这位他所期待的“救世主”,最终未能如愿。
吴三桂这个人物充满争议,曾向崇祯表露忠诚,但见周围人纷纷投降清军,他的信念开始动摇。
而李自成却毫不留情,带着起义大军迅速南下,直逼北京。
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崇祯下诏命吴三桂率兵勤王,然而吴三桂行动缓慢,根本无法追赶上李自成的军队。
当李自成兵临京城时,吴三桂还远远在外。
在希望与绝望之间,毁灭显然来得更早。崇祯明白大明江山即将毁于一旦,心神崩溃,疯狂之中成为了妻女的梦魇。
李自成攻破北京外城,攻进皇宫已成定局。一直不愿接受结局的崇祯,手握利剑,走进后宫。
他心知皇宫一旦被攻破,妻女将遭遇不可言说的悲惨遭遇,决定亲手了断她们的生命。
崇祯的皇后周皇后性格温顺,但面对持剑的崇祯,她怒不可遏,责怪崇祯不听劝阻,才导致如今惨状。她抱着太子和两皇子哭泣。
崇祯面无表情,冷冷回应道:
“事已至此,你还是自裁吧。”
无奈之下,周皇后遵命自尽。随后崇祯又命令袁贵妃自尽,哭泣的她选择在梁上上吊,绳索却断裂。
崇祯没有迟疑,连刺数剑,鲜血染红了剑刃,随后提着沾满血迹的利剑,去找他的女儿们。
他首先遇见的是年仅六七岁的昭仁公主,见父皇出现,小公主以为是游戏,然而崇祯一剑将其刺死。
宫中顿时陷入混乱。
年仅十五岁的长平公主听到声响,急忙赶来,映入眼帘的是父皇绝望的眼神和滴着鲜血的利剑。
她心中明白,这把剑终将落在她身上……
长平公主是崇祯最宠爱的女儿,面临生死时刻,她本能恐惧,跪倒在父皇面前,紧紧抓住他的衣襟哭泣不止。
崇祯的心被女儿的哭声撕裂,看着她惊恐哀伤的模样,百感交集。
他对女儿吐露了生平最后一句话:
“汝何故生我家!”
说罢,崇祯举剑挥下,长平公主本能用左手挡剑,手臂应声被斩断。
她尖叫一声,倒卧血泊,失去意识。
李自成逼近皇宫,未及确认女儿生死,踉跄爬上宫后山坡,在一棵歪脖树上上吊自尽。
进入皇宫的李自成,看到一片惨烈景象,地上尸横遍野,河中宫女自溺无数。
当时有一名十六岁的宫女冒充长平公主,以逃避农民军搜捕,才使得断臂的长平公主幸免于难。
清军入关,驱逐李自成,接管北京,开启了清朝统治的历史新篇章。
为了安抚汉族民心,清廷搜罗明朝公主嫔妃入宫供养,长平公主也因此公开身份。
但宫中血腥气氛令她难以久留,便上书顺治皇帝请求出嫁。
经挑选,顺治将她许配给周显。
婚后不久怀孕,却未能迎来幸福,怀孕五个多月时染病去世,年仅十七岁。
历史往往残酷悲痛,长平公主的一生,正是那个时代最沉痛的缩影。
参考文献:《明史》、《长平公主诔》、《明史纪事本末》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