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以法之名》这部反腐剧已经快要迎来大结局了,剧情越来越紧凑、精彩。尤其是到了后半段,正义的力量正在悄然崛起,邪恶的势力逐渐败退。姜红军和孙飞相继被专案组带走调查,东平的“天”似乎也即将迎来曙光。
当然,这一切都得归功于陈胜龙的“功劳”。如果不是他突然疯狂对抗禹天成,甚至不惜制造矿难事故,专案组也未必会有机会深入调查,推动了整个剧情的转折。反派角色的智商突然掉线,为剧情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陈胜龙手中握有各大保护伞的录音证据,这无疑成了案件调查的关键。虽然他的角色设定有些刻意,人物性格也有些单薄——相比《狂飙》中的高启强,陈胜龙显得缺乏层次感,但即便如此,赵煊对这个角色的演绎仍然让人印象深刻。怎么说呢?他把陈胜龙的“黑老大”气质演绎得恰到好处。
赵煊的演技并不算是最精湛的,甚至有些浮夸,尤其是在表现角色的“超雄”时,给人一种有些过头的感觉。为了让角色更加鲜明,导演还给他安排了一个“爱吃火锅”的设定。这倒无可厚非,毕竟谁不喜欢火锅呢?不过,问题来了,天龙集团的成员似乎永远都在吃火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他们坐在一起吃饭,桌上必定是火锅。
一张小桌子、几把矮凳,几个人围坐一桌,给人一种“乌合之众”的感觉。隔着屏幕似乎都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火锅底料香味。真不知道天龙集团到底是在做什么生意,怎么看怎么像卖火锅材料的。
不过,赵煊在“吃火锅”这方面倒是毫不含糊。每次吃涮肉,他的动作都非常娴熟,甚至涮着肉时,沾麻酱的手法也恰到好处,吃得满嘴油光,还不忘用袖子擦一下嘴巴。通过这些细节,观众能感受到陈胜龙这个角色的江湖气息,跟程律师那种正儿八经的法律人士完全是两种气质。
看着赵煊演这种“火锅控”的角色,恐怕剧组成员拍完这部剧后也不想再碰火锅了。毕竟,天天吃火锅,谁能吃得下去?
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谢鸿飞发现李人骏还在调查万海案,急得快要跳脚了,而陈胜龙却在低头专心吃火锅。他的表现让人有种“即使世界都乱了,我也得先吃火锅”的错觉。更别说,他那吃得津津有味的模样,让人都替他担心,吃这么多火锅,真的不怕得痛风吗?
有意思的是,在很多镜头中,陈胜龙即便是其他角色在忙着推剧情,他自己依旧在忙着吃火锅。导演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表现出黑老大的“云淡风轻”气度,但观众更多的反应是:这个人好像真的有点“火锅上瘾”了。其实看着他吃得这么香,观众的肚子都不禁咕咕叫,感觉剧集不仅在播剧情,还顺便勾起了大家的食欲。
这也让我想到,以法之名的吃戏在国产剧中真不多见。赵煊的真吃,让他瞬间成为了“假吃演员”的终结者。不仅是赵煊,剧中的其他演员也在吃戏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完全没有“假吃”的尴尬。
比如在洪亮带队抓捕孙飞的过程中,孙飞特意停在一个羊汤馆吃饭。看到洪亮走进来,他并没有慌张,反而安静地坐着,依旧心存侥幸,觉得凭借江旭东的关系,洪亮应该会给他留条生路。但洪亮却不急不躁,先是点了一碗汤,若无其事地吃着,丝毫不打算接话茬。最后,孙飞意识到事情无法再回头,坐下来三两口将羊汤喝完,仿佛这就是他人生的最后一顿。
这场戏的表演充满了张力,虽然看似简单的吃饭动作,实际上却巧妙地传递了两人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也许这种生活化的表演,正是让这部剧更加接地气、真实。其实,不止是赵煊,像洪亮、孙飞这样的角色,吃戏也给了观众不少惊喜,细腻的情感通过这些生活化的场景得以传递。
另外,章煜奇饰演的万潮,也给观众带来了不少意外惊喜。虽然他的演技还略显青涩,但富二代的形象和气质倒是相当符合。尤其是在最新几集,他因被通缉而落魄,整个人看起来脏乱不堪,甚至在见到自己的叔叔时哭得像个孩子,显得特别可怜。看到他狼吞虎咽地吃面包,眼睛都亮了起来,仿佛饿了好久。这个富二代角色的塑造,简直把观众逗得不行。
不得不说,这部剧在“真吃”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像这样的小细节,确实为剧集增添了不少真实感。毕竟,在大部分剧集中,吃戏往往都显得生硬,大家都能看出演员是假吃,根本没有那种生活中的自然感。但《以法之名》做到了,演员们不仅吃得真,甚至通过吃的动作传递了角色的内心世界。
除了这些“吃戏”,这部剧在哭戏和爆发戏方面也做得非常精彩。每个演员的表现都不含糊,无论是主演还是配角,都能给观众带来深刻的印象。这种群像剧的塑造,可见导演和剧组的用心。
总的来说,《以法之名》是一部值得称赞的剧集。无论是演技、剧情,还是细节的刻画,都展现了国产剧的提升空间。只要大结局不让人失望,这部剧的口碑绝对会继续攀升。至于谁的吃戏最好?这个问题恐怕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可以肯定的是,《以法之名》在这一点上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精彩的“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