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剧《扫毒风暴》自从在央视八套和腾讯视频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攀升,但在口碑方面却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现象。为什么会如此?让我们来逐一分析。
首先,很多观众吐槽剧中的镜头过于晃动,给人造成视觉上的不适。这一点,我也颇为认同。明明是为了省事而使用的手持跟拍方式,却硬是说为了增加所谓的“动态感”,结果反而让观众感到极度不适,甚至晕眩。要说这种动态感的效果,真不如直接放弃。对于这样摇晃的镜头,观众的反感也可想而知。
另一个观众普遍的吐槽点是段奕宏的演技。有人觉得他在剧中的表演痕迹过于明显,特别是和张译在《以法之名》里的表演风格相似。段奕宏饰演的缉毒队长,时常莫名其妙地傻笑,表情显得过于浮夸,配合频繁的小动作,给人一种不够严肃的感觉,似乎有过度炫技之嫌。对此,我个人认为,段奕宏自从《士兵突击》起,就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类似的表演模式,也出现在王宝强、张国强、张译等演员身上,哪一个不是拥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呢?这使得他们的荧幕形象几乎相同,演技风格也会呈现一定的相似性。
而在这方面,有人认为这些演员的演技已经炉火纯青,足以感动观众;但也有观众感到审美疲劳,难以再从中获得新鲜感。对于演技的评价,终究是见仁见智,只要不是做作的夸张表演,或者全程“面瘫”没有表情,那就是可以接受的范围。而段奕宏和秦昊,作为二番演员,似乎也难逃被批评的命运。毕竟他们每年都在多部作品中露脸,演技再好,也不可能每次都做到面面俱到。
对于秦昊的演技,我觉得他的台风很稳,表演自然流畅。不过,某些剧本的选择上,可能并不那么理想。例如他曾出演的谍战剧《哈尔滨一九四四》,虽然秦昊的表演无可挑剔,但剧本本身的局限性,未必能带给观众太多的亮点。
尽管如此,《扫毒风暴》的演员阵容的确相当出色,几乎都是真正的演技派,堪称“龙岭天团”的集合。剧中不仅演员表演精湛,剧本也是相当扎实。犯罪与暴力元素频繁登场,从割头、插树到将手脚剁掉塞进鱼缸,尺度的把控可谓大胆,符合罪案题材作品所追求的紧张氛围。对于这样一部剧来说,若仅仅以尺度为吸引力,未免有些过于肤浅。剧中的核心价值,还是展现命运的无常,以及人性的转变。
剧中的主人公卢少骅(秦昊饰),起初似乎有着非常好的家庭背景。他不仅在西港化工厂保卫科有份稳定的工作,而且岳父曾是该厂的厂长,家庭条件优渥,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然而,随着东骅公司的一场调查,卢少骅的生活迅速崩塌,企业危机让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他原本能够通过调任公安部门的机会获得更好的未来,但由于人脉和关系的不足,这一机会也最终溜走。
而更为令人痛心的是,卢少骅在接触到制毒师“老鬼”后,逐步走向了人生的黑暗面。面对巨大的压力和迷茫的未来,他开始做出极端的选择。卢少骅的这种转变并非无可理解,他所面对的现实逼迫,使他不得不与老鬼达成合作,共同参与到冰毒的制作中。通过从化工厂盗取制作冰毒所需的原材料,他最终成为了一个毒品制造者,彻底迈入了犯罪的深渊,成为了真正的“绝命毒师”。
除了剧本中人物的深刻转变外,《扫毒风暴》在叙事上也采用了多线并行的方式,各个故事线相互交织。这样安排虽然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但也使得观众在初期观看时可能感到有些凌乱,尤其是涉及到的毒贩组织,数目庞大且错综复杂,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捋清。而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自然能逐步理解各个角色和情节的发展。
此外,剧集的时代背景也得到了很好的还原。手机还是天线款的老式机型,传呼机仍然是通讯工具的主力,夜市摊贩、洗头房、歌舞厅等场景也都极具90年代末的氛围。服装、妆容等细节上都力求贴近当时的社会风貌,让人感受到浓烈的怀旧气息。
综合来看,《扫毒风暴》作为一部刑侦题材剧,整体的表现相当不错。如果后续能够保持开篇的水准,并进一步深化剧情,必定能够成为一部成功的作品。毕竟,这样的剧集无论从演员阵容、剧本深度,还是制作细节上,都已经具备了爆款的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