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中之城》的热播,“苏见仁”这个角色瞬间成为众人热爱的焦点,而扮演他的冯嘉怡,这位年过五十的老男人,去年到今年间不知吸引了多少粉丝的目光。
“苏见仁”这个充满喜剧元素的角色,冯嘉怡凭借夸张的表情、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幽默的台词语调,完美呈现了一个迷恋爱情的银行高管的形象。尽管在访谈中冯嘉怡坦言,自己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外向,也不算活泼,但在剧中的表现却是自然灵动,甚至成为了整部剧的搞笑担当。
对于这样一个50多岁的人物,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可能会让观众觉得油腻,然而冯嘉怡的演出却是充满了可爱。他的幽默感搞笑又不会让人反感,这真是条不易的路。这个角色挑战性十足,喜剧表演既要避免平淡,又得防止过于夸张显得做作,冯嘉怡的表现正好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
在演艺圈中,演员与所诠释的人物常常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种状态。比如,黄觉在《藏海传》中饰演的平津侯,开拍之前就需要将状态和情绪由零调到百分之九十几,他平日里倒是个内向虚弱的人。
演绎气场强大的人物对他来说绝对是个挑战。观众眼中的平津侯,走路都带风,哪儿看得出虚弱?这全靠演技。作为演员,理应具备“开机即切换状态”的专业能力,这种“瞬间进入”的本领恰恰是表演艺术的精髓所在。
表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精准的触发机制,能够自如切换正是专业的体现,根本与演员的性格无关。即使是内向型的人,也能演绎出外向的角色,这正好展示了他们扎实的演技。
本质上,表演是一门技艺。优秀的演员通常善于构建角色的人格,他们的表演看似随意,实则是对角色深刻的理解。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演员无论演什么角色都是一幅模样,永远没有变化,那他一定不算合格的演员。
反差才是真正的演技体现。例如,社交恐惧的梁朝伟演绎的浪子,温和的张颂文化身为黑帮,沉稳的冯嘉怡则成功演绎了浮夸的苏见仁。当观众惊呼:“哇,这竟然是演出来的!”这就是可塑性,反差本身就是演技的勋章。
真正的优秀演员,并不是在安全区里复刻自己,而是在反差之中展现真实的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