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的结尾,金庸巧妙地安排郭靖夫妇为穆念慈的孩子起名,赐名“杨过”,字“改之”。这一细节无疑是在为续篇埋下伏笔,而事实也正如此,这个孩子正是续作《神雕侠侣》的主角。金庸的这种安排既细致又巧妙,为整个故事的连贯性和后续展开奠定了基础。
到了《神雕侠侣》结尾,金庸安排了郭襄与年少的张三丰相遇,后来在《倚天屠龙记》开篇,这二人再次相遇。不过这一次,金庸并没有继续沿袭前作的情节,而是将故事背景推移到了数十年之后。这也意味着“后神雕时代”的诸多故事实际上没有被具体叙述,其中隐藏的细节便格外引人深思。
譬如,郭芙后来去了哪里?她的丈夫去世后,她是否有改嫁他人?在武侠小说中,主角年龄相仿的男性角色往往沦为陪衬,哪怕作者赋予他们丰富的个性和背景,关键时刻仍需被主角超越。耶律齐便是这样一个颇为悲哀的角色。
耶律齐出身贵族,还得到了老顽童周伯通的传功,加之仪表堂堂,难怪最初杨过看到他与完颜萍眉目传情时,心中生出几分醋意。若只看这些,耶律齐的运气还算不错,曾“胜过”杨过一次,且娶了美丽的郭芙,成了大侠郭靖的女婿,算是攀上了高枝当上凤凰。
然而,耶律齐的悲哀在于,总有人怀疑他背叛了郭靖。对此无可奈何,因为书中提及郭靖一家战死襄阳时,确实未提及他。正如周芷若所说:“襄阳城破那天,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殉难,屠龙刀下落不明。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想赶去相救父母亲人,但为时已晚。”
耶律齐不在襄阳最后大战的阵亡名单中,但这并不等同于他背叛郭靖。后世武林人士提及耶律齐,依旧尊称他为大侠。例如陈友谅谈峨眉与丐帮交情时,说道:“峨嵋派创派祖师郭女侠,是敝帮前任帮主的亲生女儿。敝帮前帮主耶律帮主是郭女侠的姐夫。”若耶律齐真有背叛之举,丐帮中人恐早已唾弃他为“耶律贼人”。
耶律齐不在襄阳大战的阵亡名单中,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早已去世。毕竟从《神雕侠侣》结尾那场大战的表现来看,他是个容易被激情冲昏头脑的人,杨过救他时,他也想与兄弟们共赴战场而死。
那么郭芙呢?她的结局如何?郭芙名字未见于最后的阵亡名单,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她和耶律齐一样,早先的某次战役已阵亡,若如此,则谈不上改嫁,故此不考虑。另一种是她被人救走了,关键是谁有这个能力和动机?
答案其实显而易见,那人就是杨过。有人说杨过和郭芙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笔者并不同意。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郭芙性格愚钝,甚至可以说杨过一生多次悲剧都与她有关——儿时受欺凌,青年时断臂,小龙女被毒针伤害,最终导致她们分离十六年,都是因郭芙引发。
但不可否认,杨过和郭芙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微妙的情感。早年杨过见郭芙面容,曾羞涩脸红,且多次救她。若说二人毫无感情,实在难以令人信服。故事结尾时,他们互诉衷肠,郭芙对过往所作所为悔恨不已,杨过则大度宽恕,二人冰释前嫌。
后来,杨过真的有理由前往襄阳救援。虽然他去襄阳的初衷可能并非单纯救人,而是探访郭靖夫妇。同时,有个细节印证他确实去过襄阳,即“倚天屠龙计划”。该计划关键之一是熔铸刀剑,而材料正是杨过的玄铁重剑、君子剑和淑女剑。故事中杨过未曾送出这些佩剑,说明他必是在故事完结后再访襄阳。郭靖夫妇也可能托付他将失去丈夫的郭芙带走。
大多数读者猜测,郭芙后来确实改嫁给了杨过。虽然金庸未明言此事,但郭芙的妹妹郭襄似乎间接佐证了这一点。原著中,真正对杨过“一见倾心”的女子只有两位:一是为杨过付出生命的公孙绿萼,二是后来为杨过终身未嫁的郭襄。
郭襄自风陵渡口见杨过一面起,便深爱上了这个比她年长十几岁的男子。不能怪郭襄“恋爱脑”,当年的杨过风采俊朗,经历沧桑,技艺超群,怎会不令大多数女子心动?他曾在众目睽睽之下为郭襄献上三份生日礼物,试问哪个十五六岁的少女能抵挡这般温柔攻势?
郭襄苦苦寻觅杨过长达二十四年,此举合情合理。然而她四十岁时出家的决定却颇显突兀。她人生上半场几乎都在寻找杨过,为何直到四十岁才顿悟?如果是父母战死襄阳的打击,早该出家了,不会拖到此刻。她之所以此时出家,很可能是听闻了令她心碎的消息——姐姐郭芙如今身边有杨过。
《倚天屠龙记》开篇提到,郭襄曾去过活死人墓,却未见杨过,后来云游四海也未找到他。以郭家人脉、丐帮庞大耳目,想打探一个有名大侠的踪迹并不难。但她找不到杨过,唯一合理解释是杨过刻意避开她。因年龄差距大,杨过对她无男女之情,不愿耽误她。
然而杨过的好意郭襄未必能理解,她反而觉得自己心上人宁愿娶姐姐郭芙也不娶她,这令她心如刀割。她出家后给弟子取名“风陵”,也证明她未曾释怀此事。若郭芙真如传闻改嫁杨过,她的痛苦和决断便合情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