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陪儿女玩老鹰捉小鸡就一定是“母爱爆棚”人设的又一次巩固吗?明星带娃,路人围观,这事儿说起来挺常见,但每次都能引发一波讨论,这背后的门道,咱今天就来唠唠。
六一儿童节,章子怡被拍到带着孩子在公园玩老鹰捉小鸡,新闻稿里说她“白衣黑裤气质出众,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妥妥的“好妈妈”形象。照片里,她穿着印着“谁还不是小孩”的T恤,陪着孩子跑跑跳跳,笑容满面,看起来确实挺温馨。
等等,咱们是不是对“明星带娃”这件事儿,默认了一套标准流程?
必须是“接地气”。
影后也得穿普通T恤,不能浑身名牌,得让大家觉得,“哎呦,原来明星也跟咱们一样,都是普通父母”。
必须是“亲力亲为”。
不能让保姆全程照顾,得自己陪孩子玩游戏,最好是那种童年回忆杀的游戏,比如老鹰捉小鸡,跳房子什么的,瞬间拉近距离。
必须是“笑容灿烂”。
时刻保持微笑,眼神里充满爱意,让镜头捕捉到每一个温馨的瞬间,营造出“母爱爆棚”的氛围。
这套流程走下来,基本上就能收获一片赞美之声,“章子怡真是个好妈妈”、“影后私下里也这么亲切随和”、“再强势的女性,在母爱面前都会变得温柔”……
咱们是不是忽略了一些东西?
明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育儿理念。她们选择在公共场合带娃,并且被媒体报道出来,这本身就带有一种表演的性质。
这并不是说她们的母爱是假的,而是说,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往往是经过精心包装和设计的。
想想看,如果章子怡穿着高定礼服,带着孩子出现在高级餐厅,全程让保姆照顾,自己只是偶尔跟孩子说几句话,大家会怎么评价?估计评论区早就炸开了锅,“炫富”、“不负责任”、“只顾自己”之类的帽子,肯定少不了。
明星带娃,其实也是一种“人设”的打造。
“人设”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了互联网的常用语,指的是公众人物为了获得关注和喜爱,而塑造出来的形象。
有的是真实性格的放大,有的是刻意营造的标签。
明星带娃,就是“好妈妈”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了这个“人设”,可以提升形象,增加曝光度,甚至能接到更多的代言和工作。
这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明星也是要恰饭的嘛。
咱们作为吃瓜群众,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看到明星带娃,不要急着感动,也不要急着批判,而是要多一份理性,多一份思考。
要知道,镜头里呈现的,永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真正的亲子关系,是渗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里,是陪伴,是理解,是共同成长。
它不需要刻意的表演,也不需要过多的修饰。
就像老鹰捉小鸡,重要的是过程中的快乐,而不是谁输谁赢。
下次再看到明星带娃的新闻,不妨换个角度想想,这背后,是不是也隐藏着一些商业的考量?
这并不是要否定她们的母爱,而是要提醒自己,不要盲目相信,也不要轻易下结论。
谁的生活,都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至于章子怡是不是真的“母爱爆棚”,咱们这些吃瓜群众,也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猜不透,也看不真切。
生活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别老盯着别人的鸡毛蒜皮,顾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是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