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如同嚼蜡,眼神空洞到能养鱼,却偏偏要挑战“京城贵女”这种自带光环的角色,这到底是导演选角眼瞎,还是观众审美集体跑偏了?
《韶华若锦》这剧,最近有点儿尴尬。顶着言情IP的光环,选角也算对得起观众,宋威龙的颜,那是经过市场认证的,古装扮相一出来,确实有那么点儿小说男主那味儿。包上恩,小家碧玉型的,往那一站,甜美可爱,说是“京城贵女”,起码外形上没啥毛病。剧宣期间,男女主随便一个对视,都能收割百万点赞,CP感这东西,玄学得很,但他们俩,确实有点儿。
可结果呢?
剧播了十多集,水花不大,播放量勉强过千万,眼瞅着就要凉凉。观众也不是瞎子,颜值是敲门砖,但演技才是留客的王牌。宋威龙之前就被吐槽过“面瘫”,这次包上恩,也没能逃过“演技黑洞”的质疑。
甜妹脸是优势,但演戏光靠脸,那叫“花瓶”,不叫演员。
京城贵女,娇弱是表象,内里得有股子劲儿,得有属于那个时代的骄傲和矜持。包上恩呢?瞪眼,瞪眼,还是瞪眼。开心了瞪眼,生气了瞪眼,惊讶了也瞪眼,仿佛眼睛是她唯一的表演工具。
就拿那段和男配的对手戏来说。女主偶遇了当年救过自己的恩人,一开始没认出来,这很正常。但当男配点破身份,剧情需要女主表现出惊讶、难以置信的情绪时,包上恩的表演,就只有“瞪眼”二字。情绪的递进呢?内心的波澜呢?通通没有,仿佛一个AI在执行程序,毫无灵魂。
这让人想起她之前的一组校服照,确实漂亮,青春无敌。后来演了《装腔启示录》,颜值也在线,甚至盖过了女主的风头。
但这次《韶华若锦》,算是彻底暴露了演技短板。
有网友说她是“机械式演技”,这话有点狠,但也不是没道理。
包上恩似乎太在意自己的形象了,每一个表情都小心翼翼,生怕崩了人设,丢了颜值。
结果就是,演戏变成了摆拍,僵硬,模式化,缺乏灵动。
和宋威龙同框,明明是偶像剧该有的甜蜜,却硬生生演成了“两座花瓶的爱情故事”。观众想看的,是爱意在眼神里流淌,是情感在细节中体现,而不是两个人在那里尬演,靠工业糖精来硬撑。
包上恩这算是“高开低走”了吗?漂亮是资本,但如果只会当“花瓶”,这条路注定走不远。娱乐圈更新换代的速度,比翻书还快。
今天你靠脸吃饭,明天就有更年轻、更漂亮的脸蛋冒出来。
提升演技才是王道。多揣摩角色,多体验生活,别怕扮丑,别怕出糗,真正的演员,敢于打破自己的舒适区,敢于挑战不同的角色。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在认真演戏,谁在敷衍了事,他们心里门儿清。
娱乐圈的“花瓶”不少,但真正能留下来的,都是那些既有颜值,又有实力的演员。
包上恩的路还很长,希望她能放下偶像包袱,沉下心来,好好磨练演技,否则,再好的资源,再漂亮的脸蛋,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演员这行,光靠颜值是走不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