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最新一期《奔跑吧 9》,我只想说:别再责怪嘉宾了,他们其实只是节目组剧本里的 「打工人」。
当郑恺和谢依霖跑了一天最后输给一群塑料鸭,我心里想的不是 「好惨」 而是 「好妙」 ,节目组太知道怎么让观众气着上热搜了。
为了赢得最终的胜利,绿队全员几乎把每一个水上游戏都变成了个人表演的舞台。可到了最后呢?
在节目尾声的时候,三支队伍里的塑料鸭子都要参与漂流竞赛。
水闸一打开,小黄鸭就往中间移动,像开了加速一样冲到了最前面,接着顺着水流往前冲,绿队和白队就被挤到了两边。
那时候我感觉特别像早高峰坐地铁的样子,中间的人被人群推着往前走,而两边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却动不了。
谢依霖最终抱着三千多只鸭子哭了出来,郑恺则跑成了表情包。
弹幕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绿队白忙活!
李晨解释说 「地形不好」,好像闲聊一样道出潜规则,但其实这才是整个时期最亮眼说真话的时候。
郭艾伦本来还想挽尊,一听这话直接闭嘴。
观众之所以拍手,是因为终于有人替我们说了 「这不公平」。
但下一秒我又替他捏汗:哥你下季合同还在吗?
观众想要吐槽的不是因为这结果靠运气,而是因为 「我们又被节目组给坑了」。
打个比方,如果绿队真的靠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奖,热搜最多也就挂半天;而现在,「努力全泡汤」 这个话题直接火爆到凌晨三点。
要是把所有的努力都换成运气,结果会怎样呢?
比如你熬了个通宵写方案,而老板最后却靠掷骰子来定 KPI,谁听了不会生气?
更让人无语,节目组连假装公平都不想搞,换鸭子那环节都不让看对手库存,范丞丞手一动作差一点就把绿队给搬空咯,最后没成交。
节目组原本完全能够轻轻松松改改规则:把鸭子搅拌均匀后再放进去,那样就能维护竞技该有的尊严。
可他们偏不这么做,就因为弄个 「翻转」 能登上热搜,正因为存在 「难以放下」 才有话题量,不管观众会不会责骂,只要数据好看就行。
节目组知晓,观众实际上反感那些仅仅凭借运气来决定结局的游戏。
不过他们心里清楚,这种 「反感」 反倒能带来流量。
去年让嘉宾在泥塘里滚了足足三个小时,最终却通过抽签来确定胜负,没料到居然登上了热搜。
今年只是把抽签换成了鸭子漂流,骂声大幅增加,播放量也随之翻倍,套路不怕陈旧,就怕引不起你的愤怒。
但是如果绿队真的赢了,故事反而平淡。
正因为 「努力输给设定」,我们才集体代入,疯狂吐槽。
节目组精准拿捏了 「努力悖论」:给你希望,再亲手掐灭,情绪价值拉满。
换句话说,我们骂得越狠,他们越在心里鼓掌。
莫认为仅是游戏而已,生活中此类情形随处可见。
企业团建分组时,抽到与老板同组立刻轻松获胜,抽签定汇报顺序越靠后越令评委生厌。
我们厌恶的并非失败,而是败得糊里糊涂,仿佛被迫接受 「你的努力无价值。」
最扎心的是,这种不公平放在现实里,我们早习惯了。
考试碰到超纲题、晋升输给空降兵、抢票输给黄牛,哪样不是 「小黄鸭在中间」?
综艺只是把职场搬到了水上乐园,我们骂嘉宾,其实是在骂生活里那个无法反抗的自己。
要是所有游戏都靠努力发奖品,那节目会不会变得没什么意思?
我们嘴上说 「盼着公平些」,可身体却乖乖掏钱买反转套餐来买单。
这种表面讨厌、心里又认同,就是节目组敢一次次去挑战观众底线。
就像隔壁《王牌》节目,他们也是靠运气玩游戏,不过起码让嘉宾自己掷骰子,输了也没什么怨言。
跑男把运气说成是 「自然因素」,感觉有点狡猾似的。
所以说同样一副 「不公平」 的牌,怎么打就决定观众到底是骂还是赞。
所以啊,别急着心疼郑恺,也别急着骂节目组。我们真正要面对的是:
明知道规则扯淡,还忍不住点开的自己。
毕竟姐妹们的快乐,有时候就是建立在吐槽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