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蝉鸣聒噪,阳光炙烤着山城重庆的每一寸土地。而在这座城市的另一端,一个熟悉的身影正以崭新的身份重回公众视野——**王俊凯**,那个从重庆街头走向世界的少年,如今已戴上“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青年大使”的桂冠,即将在科技与光影的交织中,与影迷们重逢。
### **1. 从山城少年到光影使者**
王俊凯的成长轨迹,像极了他曾在书中写下的比喻——“像树一样的人”,扎根于土壤,却不断向上伸展,触碰更高的天空。从TFBOYS的队长,到北京电影学院的学子,再到如今被官方认可的“青年大使”,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
在刚刚官宣的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中,他将以青年影人的身份亮相重庆永川,用“热忱而专业的态度传递电影温度”。这不仅是对他演技的认可,更是对他作为新生代演员艺术生命力的肯定。
### **2. 文字里的温柔与倔强**
如果你曾读过他的文字,会发现舞台之下的王俊凯,有着与银幕形象截然不同的细腻。他在自述中写童年时“等奶奶锻炼等到睡着,靠着黄角树打盹”,写训练生时期“背着吉他坐跨江缆车去练歌”,那些被时光打磨过的记忆,在他的笔下如老电影般缓缓展开。
“他想做一个像树一样的人。”——这个比喻贯穿了他的成长。2016年的《树读》是他对自我期许的隐喻,而如今,他确实长成了那棵能遮风挡雨的树,既承载着粉丝的期待,也在电影的世界里不断突破。
### **3. 演员王俊凯:从“刺猬”到“大使”**
2024年,他在电影《刺猬》中饰演口吃少年周正,用细腻的表演诠释了一个被生活“卡住”却最终挣脱束缚的角色。他说:“愿我们都拥有‘不被卡住’的人生。”这句话,似乎也是他对自己演艺生涯的注解。
而如今,站在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上,他的身份已不仅是演员,更是中国青年影人的代表。他的成长,恰好印证了那句话——**“少年强,则国强”**。
### **4. 7月,重庆见!**
7月3日至7日,王俊凯将回到家乡重庆,在永川科技片场与影迷共赴这场光影盛宴。对于许久未见的粉丝而言,这是一次久违的相遇,也是一次见证他新身份的契机。
**“好久不见,小凯。”**
这句话背后,是无数人的期待。而他的回应,或许就藏在那句官宣词里——
**“在科技的光影中,预见未来,共享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