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海死了,这成了全剧最震撼的转折。原本寄托着正义和真相的他,却因护士偷偷调换药物引发心脏病,最终没能被抢救回来。谁该为他的死负责?洪亮不是,郑雅萍也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幕后导演和编剧的安排。
回忆万海生前最后见过的两个人——洪亮和郑雅萍,他对他们说了一段未说完的话,并提出了一个关键要求:调查组必须保护好万潮。离开问讯室时,他还偷偷瞥了眼监控录像,秘密就藏在那里。可令人遗憾的是,洪亮和郑雅萍对此毫无警觉。
作为办案常识,洪亮和郑雅萍在找万海了解案情时,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打扰或靠近。但奇怪的是,王华山不仅大摇大摆地闯进问讯室,还自信地让洪亮接电话,这种气度与普通犯罪分子截然不同。
万海被关押期间,每天都有专职医生和护士监护,目的是防止任何意外发生。毕竟他是所有案件的关键,要确保他的生命无恙。谁料,洪亮和郑雅萍刚离开不久,洪亮竟意外身亡,更令人费解的是两人对此反应平淡。更令人震惊的是,王华山竟然神秘逃脱——这无疑把他推上了嫌疑人的高位。护士偷偷调换了万海的药,难道背后还有人指使?
王华山逃走后杳无音讯,剧情由此变得扑朔迷离。别急,让我们把故事线条理清晰。
这部剧里,正反两条阵营鲜明对峙。洪亮、郑雅萍、张文菁、孙向群、乔振兴、张文菁、许言午这帮人,是为了查明万海案真相,替他洗清冤屈而努力。而另一边,江旭东、禹天成、程子健、熊磊、兰景茗、孙飞、姜红军、江远、陈胜龙等则是反派势力,图谋除掉万海。
故事一开场,万海和张文菁在法庭上受审,张文菁为万海喊冤。她坚称万海并非黑社会,背后有人想栽赃他成黑社会头目。
说到乔振兴,这个角色的死也令人扼腕叹息。若非“131案”,乔振兴不会死。那起案子是禹天成一手策划,命令王大有和孙一虎刺杀万海,万海从跳窗逃生。王大有和孙一虎落网后,孙飞利用职务之便调换两人身份,使孙一虎成为主犯,王大有侥幸逃脱。王大有复出时偶遇调查131案的乔振兴,担心被认出,设计将乔振兴骗到歌舞厅杀害。王大有的背后正是禹天成,禹天成让他干掉乔振兴,目的就是为了万海的利益,只有万海出了事,禹天成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掌控万海的矿业资源。
此外,江旭东、程子健、兰景茗、孙飞、姜红军、陈胜龙都是禹天成的帮手,为了除掉万海一同策划阴谋。没有万海,故事无法继续推进。
从乔振兴案开始,洪亮和郑雅萍以省检察院指导组的身份来到东平,目标直指万海案。他们试图通过重审乔振兴案来洗清万海黑社会的冤屈。然而阻力重重,李人骏,洪亮的老同学,反对查案,宁愿快刀斩乱麻结案。李人骏身处兰景茗、谢鸿飞、孙飞及妻子柳韵的夹击中,进退两难。
张文菁,万海的辩护律师,却被程子健和陈胜龙陷害成黑社会成员,失去工作,孩子无法入学。乔振兴的妻子周梅,身为教师,却不能上课,孩子也被校园欺凌。若非万海牵扯其中,乔振兴不会惨死,周梅家庭不会破碎,张文菁也不会被迫落入泥潭。
因此,为了给这些人一个公道,为了让正义得以伸张,万海绝不能死去。《以法之名》这部剧本的精神,就是用法律的力量让恶人伏法,让善人免受欺凌。
看看那些恶人现状:江旭东自以为逍遥法外,陈胜龙和熊磊(即王大有)一边吃火锅一边唱歌,程子健颠倒黑白,成了有钱有势的人,还娶了李人骏的妹妹李砚心,人生顺风顺水。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质问导演和编剧:不是说好人有好报吗?为什么善良如乔振兴、张文菁、周梅、万海都遭此厄运,而禹天成、陈胜龙、熊磊、江旭东却过得风光无限?导演或许会说恶有恶报只是迟早的事,我们就耐心等着吧。
姜红军和孙飞被抓,李人骏调离岗位,谢鸿飞跳崖,这些恶人终于尝到了一些苦果,但这远远不够,他们不过是棋盘上的小卒。禹天成、陈胜龙反目成仇,兰景茗和江旭东也将被约谈。黑暗过后,东平的天终将破晓,这些害人之徒终将为陷害万海付出代价。
可正当大家期待万海即将出狱,面对禹天成、江旭东等人上演一场正义战胜邪恶的好戏时,谁能想到——万海竟然死了!这彻底击碎了剧中所有人的希望。
从剧名《以法之名》看,这本应是以法律之名惩恶扬善的故事,法理昭彰,正义必胜。洪亮也曾说过,法律绝不能向非法低头。法律的本意,是保护像乔振兴、万海、张文菁这样的好人,而禹天成等人为首的不法之徒则应被绳之以法。
但事实却充满讽刺。万海坐牢将近11年,只要能一举捣毁禹天成、陈胜龙等黑帮势力及其保护伞,万海本可以重获自由,过正常生活。然而他一直被禹天成等人压制,甚至他的兄弟万潮、万宏都险些被活埋。黑社会势力猖獗,正义迟迟未能降临。
最后却意外又残酷,万海死了。法律似乎真的向非法低头,王华山逃跑成了最佳注脚。万海没能等到东平的黎明,真相也因此大打折扣。很多观众包括我,都难以接受这个结局。
剧中的恶人即使被判百年,也难弥补万海死亡带来的遗憾。万海之死,是编剧一手写下的结局,与演员无关,是本剧最大的败笔。
我想说,坏人之所以嚣张,是因为犯罪成本太低。剧情里,王大有能逍遥法外,背后是禹天成掏钱撑腰。金钱与人情让法律漏洞百出,坏人借此横行霸道,钱能解决很多问题,这显然不正常。
因此,只有加强惩治力度,完善法律体系,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才能真正做到“以法之名”,实现正义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