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里的王漫妮,虽然在闺蜜三人中长得最漂亮,但她的路人缘却非常差。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她总是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里,做事和说话完全不一致,特别是在感情和生活方面,一直把自己装得很独立、很有原则,但实际上她的内心充满了各种矛盾和现实的妥协。
### 1. 王漫妮的择偶标准——喜欢有钱人,偏偏说自己只爱对方的人品
王漫妮的“爱情观”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她一边口口声声说自己爱梁正贤这个人,一边又极力追求他的财富。在梁正贤身边,她表现得如痴如醉,甚至不惜为了能和他待得久一点,主动要求调到香港分店工作。她的想法很简单:和梁正贤多待在一起,能增加自己成功嫁给他的机会。结果呢?梁正贤感到自己被束缚,开始故意给赵静语透露自己有了新欢,令王漫妮吃了个大亏。
当赵静语一怒之下找到王漫妮,狠狠地羞辱了她,并炫耀了自己和梁正贤的订婚戒指时,王漫妮居然还能嘴硬地说:“我是真的爱他,就算他一无所有,我也会喜欢他。”这种自欺欺人的台词,江疏影演得简直是心力交瘁,却又演得非常投入,连我这个观众都忍不住笑了。
想起她之前那个相亲对象宋东湖,年收入也不过百万,可王漫妮却觉得他根本配不上自己。她自己也没有百万年薪,却用这种标准去看待别人,实在是让人觉得她有点儿眼高手低。后来她居然评价宋东湖说,“他这样的年薪,也不过是偶尔去米西亚买个包而已。”更夸张的是,面对梁正贤送给她价值40多万的生日礼物,她反倒愿意为他“吃苦”,只要他能“提供”足够的物质支撑。这一切的割裂感和虚荣心,简直就是王漫妮的本质。
### 2. 她有一颗奢华心,却囊中羞涩
虽然王漫妮并不富裕,但她却总是忍不住购买奢侈品。每个月她会给父母2000元作为孝敬,然而她的父母依旧用有限的退休金理智地过日子,并把这些钱存起来给她当嫁妆。说实话,她的父母真的是非常值得敬佩和感动。可是,王漫妮却把自己对奢侈品的痴迷当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她曾经说过,四季四双名牌鞋就够了,可每一双她看中的鞋子,打折后也得三千元一双。她自己明明也没有太多钱,却在不停追求这些奢侈的生活方式,这种月光族的心态让她看起来非常让人不喜欢。
### 3. 明明是独生女,偏偏变相啃老
王漫妮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她的父母也在老去,她若不能及时找到一个理想的伴侣,不仅经济压力大,连照顾父母的责任也会压到自己头上。她是否做好了准备?显然没有。
假如几年后,父母需要照顾,她自己的经济状况能支撑起这一切吗?没有做好这方面的打算,她的未来可能会非常艰难。而一旦她为了照顾父母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或其他计划,她的职业发展几乎会停滞不前,想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啃老”,她的依赖性太强,自己却没准备好承受未来的重担。
### 4. 看不起那些条件比她差的男人
说到王漫妮的感情观,最令人无语的莫过于她总是看不起那些条件不如自己的男人。第一次相亲时,她对宋东湖并不感兴趣,因为他年收入不到百万,根本无法满足她的虚荣心。即便宋东湖后来带着新女友来炫耀,王漫妮还是摆出了一副“我很贵,你买不起”的态度,瞬间冷场。然后在第二次相亲时,她遇到了一个条件不错的小张主任,然而她却对这个机会视而不见,错过了人生中或许最好的机会。
这种眼高手低的态度让人很难理解。如果让一些二十多岁的小女孩看这部剧,可能还会觉得王漫妮很“潇洒”,是一个值得模仿的对象。但对于我们这些看过许多现实的人来说,这样的王漫妮实在是做得太过了。
### 总结:月光族的努力到底值不值得?
每个月辛辛苦苦工作,拼命加班,忍着胃疼却只为获得高额奖金,这样的努力究竟能带来什么呢?如果最后的钱都用来购买奢侈品,换来一堆放在衣柜里无法变现的衣服、鞋子和口红,那她的努力是否值得?如果她在花钱时选择投资黄金,而不是单纯追求那些一时的虚荣,或许今天的她不会如此落魄。
王漫妮的问题,不仅仅是她没有足够的经济独立,更在于她缺乏对未来的规划,活在当下的虚荣心中,迷失了自我。一个30岁的女人,如果还是如此不清楚自己的处境,搞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么无论她多么努力,也很难赢得别人真正的认可。三十而已?大龄剩女?或许王漫妮的困境,正是许多现代女性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