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戛纳电影节的聚光灯打在张子枫身上时,她不再是那个在《唐山大地震》废墟中令人心碎的小女孩,也不是《快把我哥带走》里古灵精怪的妹妹。在《花漾少女杀人事件》中,她化身冰场上的血色舞者,用刀刃般的演技剖开东亚家庭的致命伤口,完成了从&34国民妹妹&34到&34灵魂撕裂者&34的震撼蜕变。
一、从废墟到冰场:撕掉标签的破茧之路
2010年,5岁的张子枫在《唐山大地震》中用废墟下颤抖的眼神,让全国观众记住了&34国民妹妹&34这个标签。此后《小别离》《快把我哥带走》等作品不断强化这一形象,直到《唐人街探案》结尾那抹惊世冷笑,才让观众惊觉:这个女孩的眼神里藏着深不见底的漩涡。
二零二五年的戛纳红毯上,张子枫身着黑色丝质长裙,颈间冰裂纹钻石项链折射出冷冽光芒。当被问及为何选择《花漾少女杀人事件》时,她的回答直击灵魂:&34我想让观众看到,每个被规训的少女心中都住着一头困兽。&34为了塑造花滑选手江宁,她提前三个月进行地狱式训练,每天在冰场上摔打十小时,脚踝淤青密布却秉持不用替身。
二、冰刃上的心理迷宫:母女关系的血色博弈
电影中,张子枫饰演的江宁与马伊琍饰演的母亲王霜,在冰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游戏。当王霜说出&34你摔的不是冰面,是我的人生&34时,镜头精准捕捉到张子枫颤抖的睫毛和指甲陷入掌心的细节——这不是简单的母女对抗,而是两个灵魂在竞技体育异化下的互相绞杀。
非常令人毛骨悚然的是&34冰刀刻字&34的隐喻:江宁用冰刀在镜面上刻下母亲的名字,刀刃划过的瞬间,冰面倒影中浮现出她泪痣下的第二人格。这个细节是张子枫在围读剧本时认为的创意,道具组为此特制了激光雕刻玫瑰纹路的冰刀,在特定角度下会折射出双重影像。
三、戛纳的尖叫与争议:撕裂式表演的国际回响
影片在戛纳导演双周单元首映时,当张子枫饰演的江宁在暴雨夜持刀走向钟灵(丁湘元饰),观众席响起此起彼伏的倒抽冷气声。《综艺》杂志评价:&34她的眼神像一把出鞘的冰刀,既刺痛观众又划伤自己。&34更令人震撼的是母女关系的终极反转——两人均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冰场训练的每个武术都成为发病时的仪式化行为。
但争议同样存在。有影评人指出影片后半段叙事略显松散,过度依赖视觉冲击而非心理递进。对此,导演周璟豪回应:&34我们要浮漾的不是完美的悬疑,而是完美主义对人性的碾压。&34这种不妥协的创作态度,反而让影片在戛纳场刊获得8.2分的高分,成为华语片近年罕见的现象级作品。
四、冰场之外的人性之光:撕掉标签后的演员觉醒
拍摄期间,张子枫在零下10度的冰场连续拍摄12小时,导致膝盖积水仍秉持完成高难度托举武术。马伊琍为了浮漾&34虎妈&34的病态控制欲,主动要求真打真摔,拍摄母女决裂戏时指甲深深掐入张子枫肩头,留下的淤青两周才消退。这种近乎自毁式的表演,让监制陈正道感叹:&34她们不是在演戏,而是在解剖自己的灵魂。&34
更令人动容的是幕后花絮:张子枫为了体会江宁的压抑,在拍摄间隙反复观看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纪录片,甚至在手机里存满选手受伤的视频。&34每个旋转三周跳背后都是无数次骨折的代价。&34她在采访中哽咽道,&34这不是表演,这是幸存者的独白。&34
五、当冰刀化为手术刀:国产青春片的范式革命
《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的突破性不仅在于张子枫的表演,更在于其对国产青春片的重新定义。影片摒弃了堕胎、早恋等陈旧套路,转而用心理惊悚的外壳包裹竞技体育异化、原生家庭创伤等尖锐议题。冰场的冷白灯光与霓虹舞厅的迷幻色彩形成强烈对比,隐喻着少女在规训与自由间的撕裂。
值得玩味的是,影片中所有滑冰镜头均由真实运动员完成,丁湘元饰演的钟灵更是由前国家花滑队选手跨界出演。这种&34演员 运动员&34的双重打磨,让每一个跳跃武术都成为角色心理的外化表达。正如监制陈正道所说:&34我们要让观众看到,冰刀划过的不仅是冰面,更是这个时代少女的精神图谱。&34
结语:当雪花融化成火焰
7月18日,这部被外媒称为&34东亚版《黑天鹅》&34的电影将登陆咱家院线。从废墟中的哭泣到冰场上的冷笑,张子枫用15年时间完成了从童星到演员的蜕变。正如她在戛纳红毯上所说:&34每个被贴上标签的灵魂,都值得一场冰与火的重生。&34当影院灯光暗下,让我们见证这个22岁女孩如何用冰刀刻下属于Z世代的精神宣言——不是温顺的羔羊,而是浴火的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