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旁人眼中,李拓远无疑是那种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首先,他长得极为帅气,走在大街上,常常能吸引不少路人的目光,甚至有不少人误以为他是某位明星。可别以为他的外表只是空有一副皮囊,李拓远的才华更是令人惊叹。他不仅外貌出众,而且学识过人,年纪轻轻便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18岁时,他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都感到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了被保送进入中国顶尖高校如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的机会,选择了去美国耶鲁大学,成为该校300多年历史中,来自福建省的第一位直接录取的中国本科生。耶鲁大学,作为世界顶级学府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无数学生的梦想,而李拓远却在这么年轻的时候,毅然决然地迈出了这一步。
在耶鲁大学的四年里,李拓远的表现堪称完美。他不仅每年都获得全额奖学金,四年的奖学金总额甚至超过了20万美元。学术上,他始终稳居优等生的行列,而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方面,他也有着广泛的参与和成就。大学毕业后,微软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想要吸引这位优秀的年轻人加入。然而,李拓远却选择拒绝了微软的邀请,转而进入了全球知名的投行——高盛,年薪更是达到了百万级别。
而25岁那年,他更是被哈佛商学院录取,继续攻读MBA学位,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哈佛商学院,这个汇聚全球顶尖商业人才的地方,让李拓远的视野更加开阔。然而,当他从哈佛毕业后,他并没有选择留在美国,反而选择了回到祖国,投身到创业的洪流中。
据说,他的导师曾对他说:“我不希望你成为第二个钱学森。”这句话充满了关切与期许,虽然李拓远的选择可能让这位老师有些失望,但李拓远坚信,自己能在祖国的土地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28岁时,李拓远入选了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他的成就和影响力逐渐为社会所认知,汪涵称他为“国民学长”,苏芒将他誉为“鸡血男神”,俞敏洪更是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称他“以最少的努力完成了最艰巨的突破,并且从未失败过”。李拓远的成长历程宛如一张完美的答卷,每一项成就都令人称赞。
那么,李拓远的辉煌人生是否真如外界所说,能与钱学森相比呢?李拓远究竟有多厉害?他与钱学森之间到底差距有多大?
李拓远出生于1991年,年纪虽轻,但成长经历却充满了波折。9岁以前,他和父母生活在山东,过着平凡的日子。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他9岁那年,父母离异,他随母亲来到了厦门。母亲是一名高中英语老师,由于工作繁忙,李拓远的生活得不到过多的关注和管理。于是,他在小学和初中时期,成绩一直在班级倒数,过得并不顺利。
李拓远的妈妈虽是教师,却无暇过多照顾他。于是,李拓远被送到了姥爷家,这一决定无疑改变了他的一生。李拓远的姥爷是一位退休教师,空闲时间较多,他常常陪伴在李拓远身边,教导他如何看待人生、学习和追求梦想。姥爷对高等学府充满崇敬,他总是向李拓远推荐世界一流的大学,尤其是耶鲁大学。李拓远被姥爷的梦想深深打动,开始立下了远大的目标。
在初三的暑假,李拓远偶然在网上看到有学生被国外大学直接录取的消息,这才第一次意识到中学生也有可能直接进入国外名校读本科。此时,他对耶鲁大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其作为自己未来的目标。从那一刻起,李拓远便努力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
进入高中后,李拓远的成绩如同开挂一般,逐渐从学渣变成了年级前五的优等生。高三时,他获得了保送清华大学的机会,但他毫不动摇,毅然放弃了这份宝贵的机会,坚持自己的梦想,选择了挑战耶鲁大学。对于他来说,清华大学虽然优秀,但不符合他心中真正的目标。
许多人劝说他放弃,认为他不应该舍弃眼前的清华,而去追逐一个未知的目标,但李拓远却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甚至在高考前四个月,请了长假专心备战SAT和托福考试。最终,他如愿进入耶鲁大学,成为福建省历史上第一位成功考入耶鲁的高中生。
在耶鲁大学的学习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的几个月,李拓远面临着语言和文化的适应问题。尽管他的英语基础不错,但面对全英语授课的环境,他仍然需要时间去适应。然而,他通过努力调整,逐渐适应了新的学习模式,成绩也逐年上升,继续保持着全额奖学金。尽管李拓远的家庭条件不错,但他从未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
大学四年结束后,李拓远进入了全球顶级投行——高盛,薪水可谓丰厚。然而,他在高盛只工作了两年,便决定辞职创业。他的创业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参与了一家互联网旅游公司的创办,但他意识到自己还需要更多的历练,于是果断将股份卖给了其他创始人,并选择回到学校攻读哈佛商学院的MBA学位。最终,他选择回国创业,在文学、影视、游戏和动漫等多个领域大展身手。
虽然李拓远的人生履历光鲜亮丽,但若与钱学森相比,差距依然很大。钱学森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获得了无数光荣头衔,而李拓远无论在事业还是成就上,依然无法与之匹敌。
然而,李拓远的选择,尤其是他在学成后回国创业的决定,值得肯定。在众多学子选择留学并长期滞留国外的时候,李拓远选择回国投身事业,正是这种“报国情怀”让他与众不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选择了学成归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李拓远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虽然我们不可能成为钱学森那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但只要有一颗为祖国贡献力量的心,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