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杨少华老爷子正式告别了人世,周围的亲友与圈内人士悉数到场,为这位在舞台上辛勤耕耘至最后一刻的相声演员送行。老艺术家以他的幽默与才华,将无数欢声笑语带给观众,实在可谓是风光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在悼念中,体现了老爷子深受众人尊重的良好形象。其中,李玉刚作为一位相声圈外的人士,特别表达了对老爷子的感激,感谢他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给予了温暖的支持。另一个值得提及的主流艺人刘惠,今天一大早就赶往现场,向老爷子致以最后的告别。他真诚地表示:“每次去老爷子家,总是请我吃饭。这件事不管别人去不去,我是一定要来的。”
或许网友们会不禁想问,曲协是否派代表前来?网络上流传的信息显示,“掌门”是天津人,此次因在云南无法到场,而前“掌门”似乎也未曾露面。
从昨天的祭奠到今天的出殡,整个氛围似乎缺少了几分庄重,倒是多出了一丝“江湖气”。相声作为旧社会的传统艺术,曾是各行各业的生计,虽然如今地位显著提高,且收入可观,但作为公众人物,细节无不需要注意,以便于传播正能量。
长子杨威在传统仪式中打幡摔盆,网友对此有些质疑,认为披麻戴孝是必需的,但各地民俗不同,新时代更应包容。值得一提的是,网友们注意到,从灵堂走出来时,杨百龄身边一直陪伴着两位“花臂”纹身的男子。这让人不禁联想到“护法”的形象,纹身与光头的组合在这样的场合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当然,纹身本身并无对错,但在这样的哀悼场合,多少应表现出些许敬意,避免失礼。可以想象,若是有些“官方”人士在现场,或许会因此吓跑,影响并不理想。
杨老五在相声艺术上已然小有所成,但在“做人”的境界上,似乎还缺乏一些真诚。在94岁的年纪,杨老爷子被送行算是一场“喜丧”。杨议本可以借此丧礼,改善自己一度负面的公众形象。豹弟、条子等人为他献出真心的帮助,连杨进明都特意到场,尽管诸多细节并未给予关注,但这其实是为杨议提供了一个弥补过往遗憾的机会。
相对而言,其他人如汪洋及燕子李三的表现,则让人感到略为遗憾,无需多提。传统上,摔盆一般由长子或长孙负责,其象征意义在于传承逝者遗产。而作为小儿子的杨议,虽备受关爱与培养,尽管缺乏资格摔盆,但他无疑是相声才华的最佳继承者。
愿杨议在老爷子离去之后,远离那纷纷扰扰的江湖,专心致志于相声艺术,继续传承并发扬这一传统,带来更多的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