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真让人感觉,有些人没拥有过什么,就习惯性地认为别人也一无所有。李嘉格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是女儿是妈妈》第八期里,有一个细节很耐人寻味。李嘉格和妈妈薄永霞因为婆婆的事情发生争执,黄圣依毫不客气地指出,李嘉格其实非常缺爱。同时,她也认为霞姐(薄永霞)同样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否则她不会总是把注意力纠缠在李嘉格的婚姻问题上。李嘉格反问黄圣依:“那你觉得你妈需要这种爱吗?”这话背后暗藏玄机。
以李嘉格的认知,她觉得黄圣依的妈妈邓传理非常理智、独立,似乎不太需要太多情感上的依赖,也不会过多纠结女儿的婚姻问题。她的潜台词是,问题的根源其实在霞姐自己,认为是她不够强大、不够独立,而非缺乏爱。可黄圣依的回答却别有洞天,她说:“你可能不知道我爸,我爸给我百分之百的爱……”话没说完,她就拿起手机,说自己今天还拍了个视频。李嘉格好奇地问:“你爸给你情绪价值?”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邓传理似乎没能给黄圣依足够的情绪支持,而她的情绪稳定主要来自爸爸的关爱。
接着黄圣依透露:“我爸刚给我妈按摩呢。”李嘉格无奈地承认:“你妈确实得到了爱。”黄圣依进一步解释,爸爸给予妈妈满满的爱,所以她认为一个人只有先得到爱,才懂得如何去给予别人。
其实,黄圣依的话戳中了问题的核心。霞姐和李嘉格之所以互相索取情绪支持,归根结底是因为她们都没有从自己的丈夫那里获得足够的爱。
节目中对黄圣依爸爸的展示并不多,但从陈梦家我们可以窥见一个完整家庭里丈夫或父亲的在场感有多重要。
先导片里,四个家庭的出发片段呈现出明显对比。陈梦的爸爸一出现,就忙着为妻子逄敏庆生,做饭布置餐桌。陈梦送给妈妈一件橙色冲锋衣,陈爸爸说这礼物跟自己准备的黄水晶手链很搭,还亲手为逄女士戴上。更贴心的是,爸爸还给女儿准备了花,满满的情绪价值感扑面而来。
陈梦的爸爸对女儿有多细心?他会花三小时专门为女儿手工制作豆腐脑,对女儿的生活细节了如指掌。陈梦说,吃饭时爸爸能记得她夹了几筷子菜。更难得的是,爸爸还专门学心理学,为了更好地和女儿沟通心理层面的问题,这给陈梦带来极强的安全感。
出发当天,爸爸全程帮忙收拾行李,从母女的小零食到妻子的药物准备得一应俱全。送别时,他亲自将母女俩护送到楼下,帮忙搬运行李,与她们依依惜别,直到车子开远才上楼。
最新一期节目里,陈梦脱口秀表演结束后跟爸爸视频通话。妈妈逄女士让他猜猜表现如何,爸爸说:“如果能记住段子,发挥起来应该还不错。”逄女士吐槽女儿准备不足,让她替女儿捏把汗,爸爸却笑说:“这是天赋,不是光靠自信。”不仅如此,爸爸还巧妙地夸奖女儿的表演,逗得妈妈和女儿都很开心。
这样的细节是演不出来的,明显这家人的感情非常好,观众看了都觉得他们幸福得让人羡慕。
那么,李嘉格的爸爸和老公是什么形象呢?
节目里,李嘉格在直播,妈妈霞姐打电话催她,爸爸不但不劝阻,反而直接打电话告诉她妈妈找她。李嘉格回来包饺子时,爸爸却又消失了,整个活动都由母女俩和保姆承担。
李嘉格的老公在家里主要扮演什么角色?基本就是评判者的角色,他和李嘉格合力给霞姐在节目中的形象定调。他说李嘉格很爱妈妈,情绪被妈妈的一句话牵动得一丝不差。然后又给李嘉格贴标签,说她有时过于敏感。老公还补充,霞姐说话不注意分寸,李嘉格就会想很多。简直成了家里的评委。
评判完了,他还不忘提醒她们出行别吵架。李嘉格乖乖回应:“我会尽量不吵。”然而,戏码还没开始就上演妈妈和女儿争执的场面,霞姐不高兴,想让李嘉格别说了,老公立刻配合:“还没出发呢,怎么又开始了?”而当两人掰扯时,老公躲在厨房默不作声,完全不介入。
后来,李嘉格老公火上浇油地爆料说李嘉格每次都在房间哭,霞姐不知道而已。等到节目后续,霞姐老公又“背刺”说担心李嘉格受霞姐气,说这种问题只有李嘉格能感受得到。这种表态在外界成了霞姐一直欺负李嘉格的理由。
可叨姐要问,李嘉格的老公真的对家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吗?他不知道自己妈妈对岳母说了什么难听话吗?他对霞姐气不过不肯派车接偏瘫的他这种行为有何看法?明明他是这个家庭的男人,难道只是当个旁观者和搅局者?
反观霞姐的老公,面对妻子和婆婆的矛盾,他更多是推诿、不作为。可以说,李嘉格家里的两个女人或许都有问题,但这家里的两个男人也没能真正承担起责任,反而经常添油加醋,制造更多矛盾。
叨姐并不认为家庭必须有男人才能幸福,但如果家里有男人,那他是否“在场”、是否有担当,是否能够给家庭、妻子和孩子足够的爱和支持,确实非常重要。
如果男人总是隐身不见,什么事情都推给女人承担,那婚姻的意义又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装饰家里好看?可问题是,有些男人也不好看,放在家里反而让人觉得尴尬甚至害怕,这不是更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