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94岁的相声名家杨少华安详辞世,永远离开了这个舞台——他在午睡时悄然告别了这个世界。从一名贫困少年到“蔫哏”界的传奇人物,杨少华的艺术生涯与几位优秀搭档的合作,让他的名字在相声界熠熠生辉。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属于笑声和汗水的岁月,通过他与五位搭档的合作,感受那份不变的艺术情怀。
杨少华的相声之路起步早,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并不被人熟知。中途,甚至一度改行做工厂工人。直到上世纪70年代,他才调入天津市曲艺团,成为了马三立的捧哏搭档。第一次与马三立合作时,他们表演的经典段子《开粥厂》,延续了“马泰斗”晚年偏爱单边活的风格,杨少华几乎没有台词,只是静静站在一旁,成了“台上听相声第一人”。然而,马三立的鼓励让杨少华的名字逐渐为人熟知。下台后,马三立拍了拍杨少华的肩膀,说:“宝贝,你有饭吃了。”这句话,杨少华感激了半生。
20世纪70年代,杨少华开始为马三立的儿子——“少马爷”马志明捧哏。两人搭档默契,在第二届津门曲荟上演出了《戒烟》《地理图》等节目,广受观众喜爱。马志明的犀利逗哏与杨少华的“漫不经心”的捧哏形成了独特的反差,令人捧腹。然而,性格上的差异让两人最终分道扬镳。尽管如此,后来两人在电视节目中同台演出,算是“误会解开,一笑泯恩仇”了。
1977年,侯长喜加入天津市曲艺团,拜马三立的大弟子阎笑儒为师。此时,杨少华与马志明的合作已结束。天津曲艺团人才济济,两人多次同台演出,逐渐成为了阶段性搭档。侯长喜擅长改编传统相声剧本,杨少华的蔫哏风格与之形成了完美互补,代表作有《卖棺材》等。2005年,侯长喜收徒韩云飞,杨少华也应邀出席,表明当年两人合作愉快。
上世纪90年代初,杨少华迎来了艺术生涯的关键搭档——“狗神”赵伟洲。赵伟洲为杨少华量身定制了诸如《枯木逢春》《危言耸听》《最佳顾客》等段子,而这些段子的“包袱口”几乎全部留给了杨少华。在《枯木逢春》中,那句“我要开花”让花甲之年的杨少华一举成名,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成为经典的“夕阳红”代表。杨少华慢条斯理、蔫巴巴的表演风格与他木讷的表情之间的反差式幽默,俘获了大批粉丝。然而,尽管两人合作风生水起,但时间不长,最终也走向了各自的道路。
从2003年起,杨少华与自己的小儿子杨议合作,开始了全新的艺术旅程。二人共同创作了《夕阳红》《贺岁片》《脑筋急转弯》等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同年,杨少华与杨议合作的对口相声《肉烂在锅里》还参加了第二届CCTV“迎客松杯”电视相声大赛展演,并获得了广泛好评。父子俩的作品常常以家庭关系为切入点,讽刺社会现象,巧妙地融合了亲情与相声。父子间的默契也印证了“上阵父子兵”的古老智慧,成为曲艺传承中的经典案例,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海清”这一无师自通的相声佳作并非偶然。
当94岁高龄的杨少华在夏日午睡中离世时,他给世界留下的,不只是满腔的悲伤,更有他那永远不离嘴角的微笑,和与不同搭档合作时展现出的别样风采,以及那句时至今日仍回荡在时光中的经典之言:“我要开花!”
江湖依然记得那份蔫哏的韵味,岁月长存,那些逗趣的笑声,永远在耳边回响。杨老爷子,愿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