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说到杨少华的事情,真是让人心情复杂。说好的“喜丧”呢,结果老爷子走得一点也不干净,反倒把自己搞得有点儿尴尬。94岁的人走了,本该是大家怀念一番,感叹一声“风雨一生,老当益壮”的,可杨少华离世的那一刻,大家看到的却是他穿着剪彩活动的衣服、站在老板旁边、面前是闪烁的镜头,儿子一边推着他笑,网友看了都忍不住心凉一截。话说,这回观众可不是在看相声,而是在看“相声人如何撕掉自己的面子”。
先说说杨议吧。老实说,早些年我还真有点儿佩服他。天津味十足,嘴皮子利索,节目里总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尤其是《杨光的快乐生活》,简直就是笑得人合不拢嘴的那种。结果这些年,他的形象崩塌得太快了。先是婚内出轨闹得满城风雨,形象从“孝子”直接掉到了“别以为大家傻”这水平。再接着,去年又在德云社门口大闹一场,拿着自己爸的牌匾喊着“找回老父亲”,满脸正义感。结果今年呢?自己带着老爸直播、剪彩、带货,热度一上来,观众都看得好像在看悲剧。
老爷子自己说了,甘愿上镜,乐意配合。可你看看那瘦骨嶙峋的样子,舌头都抬不起来了,还得上镜拍视频?这还是“父子情深”?我更觉得是“情分当商品,做成营销工具”吧。真心的,杨议,宁可你不做这些,也别拿父亲的形象去博眼球,给老爷子留点儿尊严。他不适合当背景板,倒不如让他在家里晒晒太阳,喂喂鸟、练练字,安静地享享天年。
再说郭德纲。你呀,老郭,别装作没事儿。你嘴里一直喊着“杨师爷是我恩人”,还请他给天津分社题过匾,台上唱段子时也总说“没有老先生就没有今天”。现在人都走了,你微博发个简短的悼文,团队集体保持沉默,德云社也什么都不说。怕是什么?怕网友问你牌匾去哪儿了?怕被翻出杨议半夜敲门的视频?你一边喊“尊师重道”,一边做的事情跟翻旧账的操作没什么区别。
我不怪你和杨议有过矛盾,也不指望你们复合。可是你能不能别拿“我不想炒作”作为不悼念的借口?谁都明白,你这是在暗示:“你爸是好人,但你儿子实在太烦了,我不想跟你们沾边。”可大家都记得清清楚楚,当年你喊“师爷”时,比谁都响,吃着别人形象的人设也不比谁少。现在呢?这边吃干抹净拍拍屁股,继续去做你的小剧场。
看吧,你有你的立场,但也别怪别人说你“忘恩负义”。说到底,相声这个圈子就这么点儿人,事儿也不大,谁火谁说了算,谁死谁就成了段子里的道具。杨少华活着时,大家都夸他“德艺双馨”,台上台下都请他主持,一身长褂,手持扇子,收获了“蔫哏”的美誉。可现在人走了,圈里却开始分两派:一派卖情怀,一派选择沉默。
李金斗哭得真心实意,苗阜发图悼念虽然简短但真情流露,只有你看热搜,最响的声音不是悼念,而是争议。“杨少华儿子是不是在消费他?”“郭德纲是不是翻脸了?”“谁发了微博,谁没发?”
所以我想问一句:相声这行,到底剩下多少讲究,多少尊重?如果杨少华自己能看到这一切,估计他都笑不出来了。
这一生,他说的是人情味,讲的是烟火气,根本不在乎名利场里的得失。结果呢?最后变成了网络热点,成了粉圈的口水战牺牲品。老一辈人走了,新一代只想着谁能接过话筒赚大钱。可惜,那种能让人笑到肚子痛、听到流泪的相声,已经没人愿意再说了。
现在的相声,不是没有火,而是火得太“油”。有活儿没味儿,有场子没人情,有作品没根。最后,我想说一句:别再给杨少华立传,别再给他立碑。要真想尊重他,就别拿他的死来当作炒作的武器。让一个整了一辈子“嘛钱不钱,乐呵乐呵”的人,最后在热搜上留下的不是“喜丧”,而是“社死”。
给老人留点体面,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