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少华离世的那个早晨,他依旧活力四射地出现在活动现场,然而午睡过后,突如其来的眩晕让他不得不寻求医疗帮助。在送往医院的路上,他紧握着长子的手,轻声说道:“咱上医院看看”,这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句话。在灵堂,韩兆特意为他准备了一碗热腾腾的云吞:“老爷子一向爱吃这个。”随后,他还拆开香烟点燃了三支,青烟缭绕中轻声说道:“您可以慢慢抽,这次我就不劝您戒了。”杨光相声社的年轻人们眼含泪光,默默将当年的剧照铺满告别厅,那个他歪着头逗乐韩兆的瞬间,仿佛在等待着“接茬儿砸挂”的默契。
他的艺术才华从未被年龄束缚。82岁那年,他依然活跃于电影路演,踏遍了十几个城市,坚持在舞台上演出:“只要观众开心,我站着演到天亮都没问题!”后台的年轻演员们在苦练抖包袱的技巧时,他弓下身子示范:“说话要柔和,但劲儿得藏在舌根下。”至今,菜市场的摊主们仍记得他的身影,拎着布袋挑选黄瓜时,那句突如其来的俏皮话让商贩白送了两根葱:“这蔫哏功夫,简直比电视里还精彩!”
当得知这位老人的离开,京津茶馆无不自发亮起“杨氏幽默永存”的灯牌。年轻的演员们齐心协力分享那些曾经被点亮的瞬间——有人收到他亲手书写的相声谱的烟盒纸,有人在迷茫时被他用半碟花生米指引节奏。正如观众所留言:“他让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也都绽放出欢笑的枝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