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台北地方法院对周渝民夫妇被诈骗3447万新台币(约841万人民币)一案作出判决。这场持续四年的法律拉锯战,最终以被告人冯瑶华获刑2年8个月、部分退赔2063万新台币告终(约503万人民币)。案件背后折射的不仅是明星维权之难,更是熟人社会金融诈骗的典型样本。
冯瑶华利用与喻虹渊的社交关系推销储蓄险并承诺预缴优惠。出于对闺蜜的信任,喻虹渊分6期支付保费,甚至多次以现金交付。然而,2025年喻虹渊接到保险公司催缴通知,才发现冯某未如实缴纳保费,所谓的“预缴优惠”更是子虚乌有。冯某将挪用的资金用于填补个人债务漏洞,最终导致骗局败露。
不过尽管遭遇巨额诈骗,周渝民与喻虹渊的婚姻关系未受波及。两人结婚十年,育有一女,始终维持低调幸福的状态。
风险社会的防范启示
该案为高净值人群敲响警钟:首先,金融交易必须坚持"三不原则"——不轻信熟人推荐、不接受现金交易、不省略凭证核验;其次,保险等长期金融产品应定期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状态;最后,发现异常后需立即固定证据,刑事报案与民事索赔双轨并行才能最大化维权效果。正如理财专家所言:"在金融领域,情感信任永远不能替代制度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