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潮观鱼
电影《长安的荔枝》7月18日上映,由大鹏执导并主演,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唐天宝年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大鹏饰)在贵妃诞辰庆典前,肩负着运送岭南新鲜荔枝的艰巨任务。这个历程,跨越千里,途中充满了艰险。电影版本的改编,使这个故事不止是一次物理上的远征,更是对职场规则、权力异化现象的隐喻,巧妙地借古讽今。
影片的开头,一位身负重任的李善德,面对着一瓮“幸存”荔枝的特写镜头,影片未曾展现贵妃尝荔枝的情节,而是通过这一镜头隐晦地呈现了权力与职场的潜规则。这种刻意留白,形成了影片对古今职场现象的深刻讽刺。这也是“长安的荔枝”这一IP被争相改编的核心吸引力所在。
大鹏版的《长安的荔枝》如何将这场“历史”旅程带到大银幕上,引发了不少期待。在电视剧改编口碑褒贬不一的背景下,电影版能否撼动观众心弦、顺利拉动暑期档大盘,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此前不少人认为,原著篇幅较为紧凑,适合改编成电影,而电影的实际效果如何呢?
对于观众的期望,我有几点建议:如果你能接受古今结合的轻松商业片形式,那么电影的还原度和完成度是值得肯定的,某些改编甚至比原著更富层次感,观影是值得一试的。如果你对大鹏一贯的小人物悲喜剧情有独钟,且听过他在上影节上的激昂发言,抱有非常高的期待,可能会感到失望,毕竟电影对原著的情感渲染依然有限。
(下文含部分剧透)
人物设定的调整:苏谅的“重生”
电影中的苏谅,由白客饰演,他曾是《年会不能停!》的男主之一,带有鲜明的小人物悲喜剧色彩。原著中的苏谅是一个身形瘦弱的胡商老者,形象独特,而电影版的他却被赋予了“富二代”的新身份,成为了家族企业中不受看好的“窝里横”,这一设定完全颠覆了原著人物的形象。原作中,苏谅身为商人,逐利心强,但个性直率、敢做敢为。而电影版中的苏谅,则是在家族的阴影下挣扎,试图借助李善德的运货任务证明自己,弥补父兄的偏见。
大鹏表示,这一改编旨在让苏谅为李善德的冒险提供资金和支持时,更加有理可循。马伯庸对这一变化也表示支持,并参与了角色的深化,给苏谅的哥哥起名为“苏源”(魏翔饰),通过这一名字传达出苏谅对李善德情感上的“原谅”。
这一人物设定的改变,使苏谅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商人,而变成了一个在家族政治中挣扎的小人物,象征着古今职场中个体所面对的无形压力。此外,电影版对苏谅角色的结局也做了调整,使他在经历误解与离别后,最终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自我解放。
职场轻喜剧的调性与古今结合的思考
大鹏在电影发布会上曾透露,这部影片带有浓厚的喜剧色彩。影片的前半段,李善德的生活充满了困顿与苦涩,适时的幽默和现代化的网络梗为这段困境增添了几分喜剧感,演员如宋小宝、付航、刘旸等的出现,形成了某种“年会不能停”的情境。电影中的喜剧元素融合了现代的幽默与唐代的背景,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张力。
然而,影片中的笑点有时显得稍有牵强,部分包袱的设置未能如预期般自然爆发。尤其是在上海的点映场中,观众并未爆发出预想的笑声,这也是该片面临的一大挑战。近年来,脱口秀、喜剧综艺、相声等演员频繁出现在电影中,成为“综艺化”潮流的一部分。尽管这能为影片增添亮点,但若角色的出现没有内涵,反而可能让故事的代入感下降,影响观众的情感共鸣。
尽管如此,电影中依然有几位角色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林邑奴(刘俊谦饰),他的戏份在电影中比原著更为丰富。大鹏回忆称,拍摄期间,大部分剧组成员都不知道刘俊谦的真实面容,因为他需要花费五个小时来化妆成林邑奴的“东南亚人”特效妆。这一设定在电影中形成了与李善德关系的深刻转折,体现了主仆之间的情感升华。
此外,杨幂饰演的李善德的妻子郑玉婷,也是影片中的情感亮点之一。尽管影片中关于“妻管严”的情节略显尴尬,但当李善德与妻子重逢的场面,带来了朴素而动人的情感冲击。电影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让这一段夫妻情感重新焕发光彩。
职场与权力的隐喻:权力规则的跨时代共鸣
影片的情感高潮之一,来自李善德与右相杨国忠(刘德华饰)摊牌的一幕。李善德在对杨国忠发出质问时,充分展现了角色的勇气与坚定。大鹏的表演充满了力量,虽然有观众认为这场对峙戏偏向“过度理想化”,但它无疑揭示了影片的核心主题——职场中无情的权力游戏。
杨国忠那句“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成了对权力体系运行方式的直接批判。影片通过这段“职场荒诞”的描写,使人产生共鸣,不禁让观众反思自己是否也身处这样一个层层加码的职场环境中:或是精明的上司,或是中层管理者,甚至是疲于奔命的执行者。无论是谁,都在为“虚假需求”而忙碌不息,最终迷失在复杂的权力体系中。
结语:
总的来说,《长安的荔枝》作为一部历史背景下的职场寓言片,值得一探。它通过对职场规则的隐喻和对人物命运的深刻刻画,形成了跨越千年的思想共鸣。然而,如果将其作为一部“暑期档救市之作”,则难免会让人失望。毕竟,在深度与娱乐性之间的平衡把握上,电影仍有改进空间。对于那些期待着大鹏如他所说“掀翻暑期档”的观众来说,或许这部影片的表现依然稍显不足。
在如今这个电影市场观众口味越来越细化的时代,如何在古今结合的职场剧情中找到既能打动人心又具娱乐性的位置,依然是电影创作的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