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颁奖礼的灯光再次亮起,观众席上陷入短暂的寂静,所有人都在等待那个名字的诞生。宋佳的手无意识地绞动着裙摆,而咏梅则稳如磐石地端着水杯,仿佛一座不动的山。
五年前,她们也曾站在相同的位置,目送奖杯最终落入周冬雨的手中。然而,这一次,颁奖嘉宾所念出的却不再是“之一”,而是“两位”。瞬间,两人几乎同时站起,台下的寂静仿佛凝固,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摄影机的镜头里,宋佳和咏梅紧紧相拥,宋佳的泪水悄然滴落在咏梅的肩膀上,那泪珠像是沉入深海的雨点,悄无声息却深沉无比。
“双黄蛋”的结果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而事后才得知,评委们在后台争执了整整三个小时。导演文晏拍着桌子说:“难道要把一块玉分成两半吗?”这番话让原本争得面红耳赤的乌尔善突然哑口无言。
没人能否认宋佳与咏梅的实力。宋佳在《好东西》中饰演的单亲妈妈,尤其是超市结账那一场戏,几乎可以写进演技教材。当收银员扫描到第三罐奶粉时,宋佳的钱包里零钱已不足,手指在手机支付界面上犹豫了三秒,最终将最贵的那一罐奶粉放回了货架。她那种“我不能垮”的力量,根本不是表演出来的,而是从她的骨髓深处透出来的。有不少做过母亲的观众看完这一场戏后潸然泪下,因为他们在宋佳的表演中,看见了自己曾经辛苦到深夜还要照顾孩子的生活。
咏梅的李红则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她在《出走的决心》中的演绎,让人看见了一个中年女性在丈夫提出“各自为政”的瞬间,那种平静得令人不安的内心波动。她没有泪水,也没有愤怒,只是静静地盯着阳台上一盆几乎枯死的绿萝,那是她二十年婚姻的缩影。镜头逐渐拉近,可以看到她睫毛上沾着一层灰尘,仿佛二十年的无声委屈都在这一个细节中凝结。后来,当她搬离家时,为丈夫煮了最后一顿饺子,那句“以后想吃自己煮吧”平淡无奇,却足以令人心碎。
评委们在讨论时,其实是基于非常实际的标准:宋佳饰演的王铁梅之所以突出,是因为她的表演“接地气”,每个细节都带着生活的粗糙感;而咏梅的李红之所以深刻,是因为她的眼神能容纳整个人生的无奈和坚持。文晏曾提到的三大标准——角色突破性、表演构思深度和完成度,宋佳与咏梅的表演仿佛是完美的答案,无论是哪个标准,都没有丝毫瑕疵。
当文晏提出“双黄蛋”这个提议时,虽然有人担心打破了传统,但翻阅导协章程,根本没有一条写着“只能评一个”。最终,13位执委熬夜看完所有投票记录,确认每一票都没有特别标记,才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事后,圈内人私下讨论,这次“双黄蛋”比获奖本身更具意义。在过去的颁奖礼上,即使两位演员的表现旗鼓相当,评审们也必须硬凑出一个“理由”来选出胜者。但这一次,评委们没有回避“我们实在选不出来”的现实,反而显得格外坦诚。一位制片人甚至在朋友圈感慨:“终于有人把奖杯当作艺术品,而不是用作人情交易的筹码了。”
影迷们的反应也直接而热烈。有观众翻出了宋佳在《好东西》里淋雨的镜头,与十年前她在《萧红》中的眼神做了对比,发现当年的凌厉已转为如今的温润,这才是真正的演员成长。另有影迷逐帧分析咏梅在《出走的决心》中李红面对离婚决断时那微妙的表情变化,嘴角一瞬的上扬,那不是悲伤,而是解脱。“这才是演员的真实功力”成了许多人的共识。
然而,质疑声依旧存在。有网友回顾曾经的“双黄蛋”事件,提到上一次的双黄蛋奖项是因为赞助商的压力所迫,“现在的奖是不是变得没那么值钱了?”更有些人酸溜溜地评论:“中年女演员不过是在抱团取暖罢了。”不过,没多久这些声音就被反驳了回去。毕竟,宋佳41岁,咏梅48岁,她们若真想靠“中年”博取同情,何必在戏里如此拼命?王铁梅的角色要背负房贷、应对熊孩子,李红则要面对丈夫的背叛,还得重新找工作,这些角色哪一个是“岁月静好”?
最值得注意的,是宋佳和咏梅两位获奖者本人的反应。宋佳在后台接受采访时,紧握着手中写有获奖感言的纸,上面曾有一句被划掉:“我比五年前更配得上这个奖。”她笑着解释:“现在觉得,配不配得上,角色说了算。”而咏梅则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尹丽川导演曾对她说:“李红不是要‘出走’,而是要回家,回到她自己的内心。”这句话看似平淡,却揭示了当前影视圈的一个死角:太多女性角色仍然是为了别人而活,或是贤妻良母,或是恋爱脑,像王铁梅和李红这样为自己而奋斗的角色,实在是少之又少。
有人说这次的“双黄蛋”打破了规矩,但规矩本就应该是为了守护那些真正值得守护的东西。若两位表演如此出色到让评委争论不休,强行选择一个赢家,才是真正对艺术的不尊重。就像菜市场里挑西红柿,有的沙瓤多汁,有的酸甜适中,难道不能同时选两个最好的?
如今,许多人都在猜测接下来的金鸡奖会否效仿这一做法。但事实上,是否效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次事件之后,会不会有更多导演愿意为像王铁梅和李红这样的角色开辟空间,是否会有更多女演员敢于说:“我不想再演傻白甜,我要演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
宋佳在领奖时说:“导演的信任是最好的礼物。”咏梅则说:“角色的深度比奖杯更重。”这两句话合在一起,仿佛给整个行业提出了警醒:只有好演员与好角色的深度相辅相成,才是电影应有的样子。
颁奖礼结束后,有人拍到宋佳和咏梅在停车场相遇。两人并未讨论奖杯,而是聊起了孩子。宋佳笑着说,《好东西》中的小演员们总抢她的零食,咏梅则笑称,《出走的决心》里的猫比人还难伺候。月光洒在她们身上,仿佛为这场“双黄蛋”的“闹剧”盖上了一个章:在这场没有输赢的较量中,只有两个认真演戏的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至于那些争论奖项“含金量”的人,不妨看看《好东西》和《出走的决心》的结尾:王铁梅牵着孩子走进晨曦,李红背起行李踏上列车。她们都没有成为“人生赢家”,但她们却在自己的轨迹上,坚定不移地前行。正如宋佳与咏梅,她们并未争取“唯一”,而凭借自己的才华,让更多人看到了女性角色的另一种可能性。也许这就是“双黄蛋”最具价值的地方:它并未告诉我们谁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