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剧的璀璨星空中,总有一些演员,他们如同背景中的一颗小星,虽然并不总是聚光灯下的焦点,但每一次闪烁,都带给观众一份无声的感动。这其中,李成昌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存在之一。作为TVB的“金牌绿叶”,李成昌的名字在香港电视圈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六十七岁高龄,他的演艺之路已经跨越了四十五个春秋,参演过的作品已超过一百八十部。他的脸庞,不仅是港剧观众记忆的烙印,更是港剧文化的象征之一。
然而,近日,这位曾以稳定与忠诚著称的老戏骨,却在一次行山视频中,语气轻松地透露出想要在内地发展的打算。这一消息一经披露,立刻引发了舆论的广泛讨论。李成昌是否真的打算在内地开启新的职业篇章?他是否已准备好迎接全新的挑战与变动?
李成昌的演艺生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积淀与磨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加入TVB以来,他便以自己扎实的演技和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迅速在剧集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无论是硬汉还是柔情男,他都能将每一个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尽管身边许多同僚频频跳槽,他却一直坚持着对TVB的忠诚,留下来成为了公司里最为稳固的一颗“绿叶”。
今年初,李成昌与TVB签订了为期两年的续约合同,不仅薪资待遇有所提升,且每年也能有约一百五十场演出机会。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曾透露:“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收入待遇,还能去哪儿呢?”从他的言语中,难掩对公司深深的感激与依赖,似乎他会继续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安稳度过剩余的演艺时光。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近日他在一次行山的视频中,言语之间却透露出自己欲赴内地发展的心声。行山,对于李成昌来说,已不止是一项简单的户外运动,更是他与粉丝、与生活对话的一个窗口。在那个视频里,李成昌边走边谈,他细细地分析了赴内地发展的三类人群——
第一类,是那些年仅二十出头,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渴望在内地广阔的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天地;第二类,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带着积累的经验,急于寻找新的机遇;第三类,是像李成昌这样接近退休的“老将”。他将后者再细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兴趣和收入,另一类则是为了梦想。而李成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他笑着说:“做了快五十年了,真心觉得自己还有许多梦想未曾实现。”李成昌的眼中,闪烁的依然是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与探索。他提到,中国内地的山河壮丽,风景优美,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趁着自己身体尚能承受,他希望能到那里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那片土地的文化与人情风貌。而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借此机会与内地的朋友、家人多一些交流和互动。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梦想的执着,恍若一股强劲的动力,推动着这位老戏骨走向新的旅程。
月前,李成昌趁着没有正式开工,赴北疆旅行,沉浸在那片辽阔的大自然中。雪山、草原、戈壁、湖泊,那一幅幅壮丽的景象深深吸引了他。此行,他流连忘返,也不禁在视频中感叹:“趁着还走得动,我想多去看看,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对于他来说,内地并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工作机会,它更是一个承载梦想与追求的地方。
近几年,内地的影视市场蓬勃发展,许多香港艺人纷纷在这片热土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黄宗泽、胡杏儿等艺人都在内地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无论是拍戏,还是参与商业演出或是直播带货,内地的机会可谓是层出不穷,成为了不少演员的全新舞台。
李成昌选择在自己的“半退休”阶段,踏上内地发展的旅程。有人觉得,他已是高龄,又是在事业的末期作出如此重大的决定,勇气可嘉;也有些人担忧,他能否适应内地完全不同的工作模式与观众口味。毕竟,内地与香港在影视制作上的差异,不容忽视。然而,从李成昌的谈吐中可以看出,他的内地计划并非是为了功利,而是出于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梦想的追寻。他并不急于“赚钱”,而是希望在剩余的时间里,去实现那些未曾触及的梦想。
他所选择的内地之路,未必是轰轰烈烈的事业高峰,但他的梦想与坚持,却让人感动至深。如他在视频中所言:“到我满足了,做够了,我会去内地发展,希望大家到时别嫌弃昌哥。”
岁月流转,无论年华如何逝去,只要内心深处有梦,何时出发都不算晚。李成昌的选择,也许是许多人心中那个未曾敢追逐的梦想。愿这位曾为无数观众带来感动与欢笑的老戏骨,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在内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新舞台,继续书写他那不为年龄所限的精彩篇章。愿他的每一步都踏实稳健,愿他的每个梦想都能在时光的河流中,绽放出属于他自己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