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观众批评新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火药味与辛辣感令人过瘾

俄罗斯观众批评新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火药味与辛辣感令人过瘾

几天前,我写过一篇关于2015年俄罗斯版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文章,提到这部片在俄罗斯上映时遭遇了不少批评。结果有网友留言质疑:“2015版的‘微词’是中国观众的声音吗?那俄罗斯观众当时又是什么反应呢?”今天,我们就来翻译一篇俄罗斯观众的评论。对比一下我们习惯的中国影迷们嬉笑怒骂的吐槽,这篇俄罗斯网友的影评同样火药味十足,辛辣犀利,丝毫不输中国的同类文风。

这位俄罗斯网友的吐槽是这么说的:

“看自己心爱的电影翻拍版,简直像自虐——明知道会失望,却还是忍不住去看。别误会,偶尔会有经典翻拍值得一看,比如《我为玛丽狂》《大地惊雷》或者《赴汤蹈火》。但大多数时候,结果是失望至极。观影前,准备的可不是爆米花,而是呕吐袋,或者得先吞两片抗焦虑药。可惜我这次什么都没带。

活该自己作死,怪不得谁?更讽刺的是,影片上映前炒得火热,本以为米哈尔科夫、邦达尔丘克这样的大导演会带来一部堪称经典的俄罗斯战争片。但导演是名不见经传的列纳特·达夫列季亚罗夫——一个让人怀疑他不是天才而是土豪级烂片制造者。质量嘛,根本没法期待。听上去夸张?我也这么想,直到踏进放映厅,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毕竟我们也该有靠谱的战争片了吧?结果……唉,正如那句老话:不是今天。

问题在哪儿?说来话长,也许得从制片方那句“本片基于原著,而非1972年版本改编”的谎言说起吧?

达夫列季亚罗夫和他的团队不只是借鉴老版,简直逐帧复刻,连台词都照搬——当然不是全部。有时三位编剧这‘酗酒三人组’突然灵感迸发,对角色对白做“创新”,结果却适得其反。

撇开这些改动不谈,电影漏洞百出。片长大幅缩水,导致场景支离破碎,充满人工痕迹。记得原版中冉妮娅和丽达的那段催泪交心戏吗?新版中,冉妮娅讲述家人被德军枪杀时,丽达不仅没安慰,反而叉着腰质问:“你怎么能爱上一个已婚军官?”

什么?明天还要并肩作战的战友刚经历灭门惨案,你第一反应竟然是道德审判?是的,原版确实有类似对白,但情感铺垫天壤之别。

说到情感,这正是我们热爱苏联战争经典电影的原因。新版呢?情感全无。演员们——不,称他们为演员简直侮辱表演艺术——机械重复着原版中那些催泪台词,表情僵硬得像待宰的反刍动物,比如索妮娅·古尔维奇的扮演者。

至于瓦斯科夫中士?原版里他是为女兵命运揪心的铁汉,然而新版却成了冷酷无情的终结者——不是那种施瓦辛格式英雄,而是漠视战友生死的混蛋。

女主们的回忆片段还记得吗?原版用诗意手法,白色迷雾中家具渐隐,只突出最重要的记忆碎片:爱人的脸庞、对白马王子的憧憬、与亲人的诀别,向冉妮娅亲人开枪的德军则化作靶子。新版的记忆画面倒是清晰,可惜和整片一样多余,充满犬儒主义的绝望。为何要强调所有女兵都家破人亡?原版留白的希望——暗示她们还有归途——才让人记住这五个姑娘的名字。她们活泼善良、相信明天,所以观众才为她们的牺牲动容。新版的木偶们呢?无家可归,麻木冷漠,凭什么让人共情?

或许这位“尊敬”的导演想靠特效弥补剧本缺陷(剧本本身就是缺陷),好莱坞不是也这样干吗?可惜,三流团队把预算喝光了,连沼泽场景都敷衍成一条浅溪,所谓的危险变成了小河漫步。

结论?感谢全剧组特别是达夫列季亚罗夫,正是你们的粗制滥造让我更爱老苏联电影。亲爱的观众,别学我犯傻,别去电影院看这部2015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要是票房真不错,下一部翻拍恐怕是《只有老兵去战斗》,想想都让人毛骨悚然。”

在这段狂轰滥炸的批评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作者抓住了影片核心问题:人物缺乏情感,表演空洞冷漠,根本无法让观众与角色产生共鸣。

实际上,这篇看似嬉笑怒骂的吐槽,比起那些煞有介事的学术论文,更能直击2015年版电影的致命缺陷。

举例来说,有两篇国内论文专门比较1972版与2015版,但论调啰嗦,根本没抓住重点。

一篇发表于2018年《电影评介》第二期的论文《跨世纪的经典战争电影翻拍——俄罗斯\u003c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两个版本比较》,连故事情节都写错了:文中说“女兵嘉莉娅在森林里发现两名德军”,其实发现者是丽达,嘉莉娅根本没这事。

该论文还说“新版电影突出浪漫主义色彩,摆脱了苏联电影的现实主义影子”,说法真让人摸不着头脑。相比1972版里的彩色回忆,新版完全是商业化叙事,剧情匆忙推进,毫无浪漫元素,反倒多了冷峻肃杀的氛围。

论文也承认新版缺陷:“对话简单化、戏剧冲突简化导致观众难以理解人物性格。”但即使如此,文章仍然给电影留面子,遮遮掩掩,言不由衷,显然是纸媒文章的通病。相比之下,俄罗斯网友的吐槽更加坦诚,直击痛点,这也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纸媒日渐式微的原因——传统媒体的“正确废话”玷污了语言的直观与直感。

另一篇发表于2019年《电影新作》第八期的论文《历史语境、叙事文本与消费实践—对电影\u003c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两个版本的考察》,同样生搬硬套,未能触及电影本质。文章也指出“新版舍弃了对‘平静生活’的铺垫,后半程即便对抗激烈,也难以达到悲剧高度”,这一点和俄罗斯网友的吐槽高度一致。

总体来看,2015年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电影技术上追求视觉冲击,但缺乏灵魂的特效再华丽,也激不起观众心灵共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院线电影难以吸引观众入场。

你觉得这段俄罗斯网友的吐槽和国内论文的对比如何?想知道更多电影背后的故事吗?

猜你喜欢

PSD-5T vishay传感器

KIMD-1-800KN称重模块进口传感器 KIMD-M-500KN进口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是一种把被测的机械量,如压力、位移等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传感器。其敏感部件电容器通常由极间充满空气的两个平行电极组…

PSD-5T vishay传感器

把郎朗自传拍得超燃,看过《你行!你上!》给姜文导演竖个大拇指

》绝对是一部人人都能看懂的作品,而且,不同观众也能从影片的故事中,收获独属于自己的感悟,之于梦想,之于奋斗,之于成长,之于救赎……更难得的是,姜文此次通过影片,为大家上了一堂高雅音乐的普及课,让我们第一次在悦…

把郎朗自传拍得超燃,看过《你行!你上!》给姜文导演竖个大拇指

重口电影吓疯观众,血腥场面逼停厕所门,续集到底拍不拍?

评论区每天都有网友问续集什么时候出,导演的社交媒体快被催爆了。可再刺激的我也不想再看了,现在看到红白配色的画面都会本能地跳开。现在电影院连抽烟都有警告,重口片的保护措施也该加强了吧。现在一想到绞肉机的声音后脖…

重口电影吓疯观众,血腥场面逼停厕所门,续集到底拍不拍?

克里斯托弗·里夫,亨利·卡维尔,回顾每位银幕超人

1987年,克里斯托弗·里夫最后一次以超人形象出现,影迷们整整等待了近20年,才迎来了DC的新超人——布兰登·罗斯。他最后一次以超人形象出现是在2023年的《黑亚当》片尾,虽然曾有传闻他将独挑大梁再拍超人电…

克里斯托弗·里夫,亨利·卡维尔,回顾每位银幕超人

矿石带式输送设备 长距离600带宽输送线 裙边隔挡式12米长度皮带机(矿山带式输送机设计说明书)

皮带输送机都有些特点? 移动式输送机特点:移动式皮带输送机采用电动滚筒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高度可调,使用维护方便,移动式皮带输送机底部装有万向轮,移动灵活,人工即可推动出入仓库,使用长度及提升高度可以根…

矿石带式输送设备 长距离600带宽输送线 裙边隔挡式12米长度皮带机(矿山带式输送机设计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