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这部剧,虽然演员阵容不赖,还趁着社会议题的热度有了一些关注度,但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实在是有点停留在表面。它本该深挖“防卫过当”的真正内涵,就像《第二十条》那样,让观众了解“法不向不法让步”的法律边界,而不是通过道德评判来代替法律思辨。也许,下一部类似的作品应该少一些炫技的台词,多一些对普通人如何合理自卫的关注,毕竟,如何保护自己才是每个观众最关心的问题。
不过,先说说剧中的角色吧,简直是“脸谱化”到不行。剧中的检察官段鸿山(由张鲁一饰演)和方灵渊(高叶饰演)之间的互动,真的让人有点出戏。段鸿山一转眼从“正义凛然”变成了“杀人嫌疑人”,这转变也就靠台词推了一下,完全缺少细腻的铺垫。而方灵渊呢,简直就是一个“法律机器人”,连个人情味都没带一点,完全没法让人感受到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情感变化。好像她从来都只会“法条”而不会“人情”。
再看看配角,目击证人梅筝的设定,简直是个工具人,感觉出场就为了给剧情制造转折,偏偏她的证词又那么突兀,完全没给人铺垫。她紧张兮兮的表情,好像一出场就要告诉观众:“嘿,我藏了点东西哦。”可是,能不能让她的紧张感更自然一点?这种安排怎么看都觉得有些生硬。
这部剧,最让人失望的还是它对“防卫过当”的复杂性没有足够的深刻描写。要探讨这种问题,应该是讲清楚“必要性”与“限度”的平衡,可剧中却把焦点放在了“防卫是否出于私愤和报复”上,导致观众在观看时,视角显得有点杂乱无章,搞得好像防卫行为本身就成了一个“说教”的工具,而不是处理事情的关键因素。看到剧名《正当防卫》时,大家都期待它能挖掘出一些普通人在面对不法行为时,如何用合适的方式保护自己,但剧中却偏偏强调了防卫过当可能是一种报复和伤害他人的手段,结果让这部剧的看点少了不少,观众更像是在听一场课堂讲座,而不是参与到剧情中来。
更不可思议的是,剧中的检察官方灵渊,居然把案件侦查的细节告诉了嫌疑人,完全不符合现实中检察官应有的职业保密性。这种情节显然是为了制造冲突而牺牲了专业性。你想让观众知道她到底在想什么,但这些信息应该是保密的,不能随便透露给嫌疑人。毕竟,如果被调查者知道了调查的具体内容,岂不是提前就能准备好应对方案?在这一点上,电视剧《以法之名》处理得就比这部剧要专业得多。
至于演员的表现嘛,每个人都演得像是教科书一样精准到位,但问题就出在这“教科书”式的表演上,虽然技术上无可挑剔,却少了些“人味”。看得多了,你会发现这部剧其实是在演“人物故事”之外的东西,更像是一场课,问题是这堂课的适用性非常有限,尤其是对普通观众来说,太过脱离实际。